亞媽笏(又名阿媽笏)村至烏蛟騰的一段以泥土及石塊鋪設而成的百年古道,名為媽騰古道,昔日是各村居民背負農產品往來大埔墟和東和墟(現在的沙頭角)的要道。據說李姓的客家村民於1755年在阿媽笏建村,根據1899年的 《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亞媽笏曾有60人居住,村民主要以種田維生,生活艱苦。
新界的「原居民」均由中原移來,包括廣府人和客家人等兩個不同的族群。廣府人約由十一世紀開始移入,佔新界大部分平原較肥沃的土地,人口眾多,大多數農戶都擁有自己的田地,生活較充裕。客家人則是清代初年「遷海復界」後才移入的。由於當時平原土地多已開發,他們只能當本地人的「僱農」,或租地作「佃農」,或在較偏僻的山坡墾荒種植作「自耕農」,故此生活較為艱辛,人口分散而且數目較少。不過,兩者都是以禾稻種植為主要生計。
古道上可找到一塊《創修荔枝窩村直達東和墟大路小序》,刻有修路原因,是因此路段難於步行,為方便村民而修建。這條古道是亞媽笏和烏蛟騰往來其他村落的主要通道。亞媽笏村仍然保留著以青磚砌成的天后古廟,現在隱藏於深山無人處,外牆曾有魚形洩水雕飾。由於天后古廟亦稱媽娘廟,村名的由來相信與此古廟有關。古道的尾段能遠眺印洲塘和荔枝窩的開揚景致,令人神往。
與古道連接的烏蛟騰原名烏龜田,相傳因坑澗多龜,時會爬到田野覓食而得名,後因意頭而改名為烏蛟田及後的烏蛟騰,取其騰蛟起鳳之意。村中的問路石上仍可見到烏蛟田的刻字。烏蛟騰共有老圍、河背、嶺背、田心、新屋、新屋下及三家等七條客家村,當年七村均有加入「沙頭角十約」,與其他村落結盟(「約」指村落間的結盟),並在1958年開辦公立學校「覺群」,後已荒廢。李姓老圍村村民是唐朝皇帝的後代。而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河背村在全盛時期曾有八座村屋和一個祖堂(王姓)。田心村則約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過往村民以務農和砍柴為生,現在村中仍然有十多座村屋。新屋、嶺背、三家村、老圍均住上了李姓族人。從前附近還有一條涌尾村,並有碼頭,新屋村村民可在此乘船去大埔墟買賣農作物。然而,涌尾村及碼頭在1960年代已被淹沒在興建中的船灣淡水湖內,政府隨後修路,將大美督與烏蛟騰各村連接起來,烏蛟騰村村民從此可經大美督前往大埔。
假日走一轉百年古道,從人去樓空的破舊房屋見證時代的變遷。
本網站介紹的路線以便於遊客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及遊覽體驗為考量,可能與古道實際走線有異。
《山系禮儀》
保持鄉郊寧靜
尊重村民及他們的財物
不要進入私人地方或有倒塌風險的建築物
勿採摘農作物
勿攀爬或拿走村落的物品
自己垃圾 自己帶走
交通資訊
起點
乘搭以下公共交通工具至烏蛟騰巴士總站
九巴路線 — 275R(只限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服務)
專線小巴路線 — 20R
終點
分水凹
分水凹並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乘搭,可沿路折返,或步行至荔枝窩碼頭乘搭渡輪前往馬料水(只限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服務,15:30由荔枝窩碼頭開出)
本網頁所提供的交通資訊只供參考,前往目的地前請查閱運輸署及相關公營交通機構的網頁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2024年10月01日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