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微升36點,收報21791點,成交金額598億元。美股上周連續兩日下跌,港股卻連續兩日低開高收,上證指更拿下了3600點大關,格局呈滬強深弱,資金多青睞險資舉牌概念股、超高息股、績優股等,純靠憧憬的創業板、中小板等卻呆呆滯滯。當前險資逐漸成為左右A股走勢、格局的重要因素,今次市况「八二」轉為「二八」,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短期內,中港股市續上的機會仍大,風險仍是來自外圍。
萬科(2202)管理層決戰「野蠻人」寶能系,將險資舉牌掃貨熱潮推向短期高峰。當前市場所指的險資,全都是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經營策略極度進取,多以高回報招徠並以此推動資產規模以超高速飈升。
以寶能系的重要融資平台前海人壽為例,2012年底資產總額才17.3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到了今年9月已高達1260億元,增長速度較新興行業還要驚人。
內地中小險企 高回報吸資金
任何能出現爆發性增長的事物,定必有一個特殊原因。中小型險資就是以高回報作招徠,坊間一般也達到6.5厘至8厘。若這是理財產品、不保本,又或是P2P的話,客戶多不願意購買,但現在是保險公司出售的是保險產品「萬能險」,客戶自然相信這是受到中保監監管,很穩健,而一項穩賺6.5厘至8厘又被視作沒有風險的項目,肯定會被急於超求收益的客戶一掃而空。龍頭中國人壽(2628)於2014年的市佔率便急降4個百分點至26%,七大保險公司市佔率也從合共80%降至73%,可見這些中小型險企的增長有多厲害。
中央大幅減息 險資被迫攀爬風險曲線
險資提供如此高回報,對其而言這就是資金成本,但市場又有哪些項目回報率能覆蓋?在2013年及以前,單是投入房地產便可,問題不大,到2014年則股債雙牛,亦足以覆蓋資金成本。
但今年中央大幅減息,10年期國債息率亦失守3厘,險資便被迫攀爬風險曲線,爭相搶入一些業務穩健、估值較低、股權架構分散的企業20%或以上的股權。
當持有一家企業股權超過20%,該企業就會成為聯營公司,保險公司在計算回報上,可以分攤盈利的模式來入帳,而不是以股價升跌。例如以一家10倍市盈率的公司,盈利收益率便達到10%(1/10,市盈率的倒數)。要在傳統產業找低殘股不難,當中又以內房股兼具盈利較穩健的特點,結果市場炒險資舉牌,滬指就立即跑贏深指,大家都往此尋寶,昨日民生銀行(1988)A股就漲停。
寶能不斷增加槓桿 掃入萬科
進軍保險、以此為平台變相加槓桿,已成為很多企業擴張的捷徑,瓣數多多的恒大(3333)也開拓了恒大人壽。這個概念主題暫時仍處於炒作初期或中段,有繼續上升的空間和動力。但運作上,這跟場外配資很相似,資金提供方由銀行、券商、配資平台變成了銀行和投保人,對象由中小創變成傳統產業,槓桿倍數同樣很不透明,例如寶能系掃入萬科的資金,就是透過不斷加槓桿取得。
若能蛇吞象一舉拿下萬科控制權,再透過後者的現金流來償付,當然是其如意算盤,就像當日盈拓拿下香港電訊一樣。惟失敗的話,投保人很可能要求退保,銀行亦會要求即時還款,但這時大家都知寶能系要沽貨套現,股價定必會出現連續跌停,根本不會有流動性。
[江宗仁 還看今朝]
萬科(2202)管理層決戰「野蠻人」寶能系,將險資舉牌掃貨熱潮推向短期高峰。當前市場所指的險資,全都是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經營策略極度進取,多以高回報招徠並以此推動資產規模以超高速飈升。
以寶能系的重要融資平台前海人壽為例,2012年底資產總額才17.3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到了今年9月已高達1260億元,增長速度較新興行業還要驚人。
內地中小險企 高回報吸資金
任何能出現爆發性增長的事物,定必有一個特殊原因。中小型險資就是以高回報作招徠,坊間一般也達到6.5厘至8厘。若這是理財產品、不保本,又或是P2P的話,客戶多不願意購買,但現在是保險公司出售的是保險產品「萬能險」,客戶自然相信這是受到中保監監管,很穩健,而一項穩賺6.5厘至8厘又被視作沒有風險的項目,肯定會被急於超求收益的客戶一掃而空。龍頭中國人壽(2628)於2014年的市佔率便急降4個百分點至26%,七大保險公司市佔率也從合共80%降至73%,可見這些中小型險企的增長有多厲害。
中央大幅減息 險資被迫攀爬風險曲線
險資提供如此高回報,對其而言這就是資金成本,但市場又有哪些項目回報率能覆蓋?在2013年及以前,單是投入房地產便可,問題不大,到2014年則股債雙牛,亦足以覆蓋資金成本。
但今年中央大幅減息,10年期國債息率亦失守3厘,險資便被迫攀爬風險曲線,爭相搶入一些業務穩健、估值較低、股權架構分散的企業20%或以上的股權。
當持有一家企業股權超過20%,該企業就會成為聯營公司,保險公司在計算回報上,可以分攤盈利的模式來入帳,而不是以股價升跌。例如以一家10倍市盈率的公司,盈利收益率便達到10%(1/10,市盈率的倒數)。要在傳統產業找低殘股不難,當中又以內房股兼具盈利較穩健的特點,結果市場炒險資舉牌,滬指就立即跑贏深指,大家都往此尋寶,昨日民生銀行(1988)A股就漲停。
寶能不斷增加槓桿 掃入萬科
進軍保險、以此為平台變相加槓桿,已成為很多企業擴張的捷徑,瓣數多多的恒大(3333)也開拓了恒大人壽。這個概念主題暫時仍處於炒作初期或中段,有繼續上升的空間和動力。但運作上,這跟場外配資很相似,資金提供方由銀行、券商、配資平台變成了銀行和投保人,對象由中小創變成傳統產業,槓桿倍數同樣很不透明,例如寶能系掃入萬科的資金,就是透過不斷加槓桿取得。
若能蛇吞象一舉拿下萬科控制權,再透過後者的現金流來償付,當然是其如意算盤,就像當日盈拓拿下香港電訊一樣。惟失敗的話,投保人很可能要求退保,銀行亦會要求即時還款,但這時大家都知寶能系要沽貨套現,股價定必會出現連續跌停,根本不會有流動性。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