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健康焦點

政府和醫管局加強家居支援
【加強家居支援】 第5波疫情下,大量確診及密切接觸者👥  在環境及健康狀況許可下在家隔離或檢疫。政府和醫管局一直致力為這些居家抗疫人士加強支援: ✅…
抗疫精神健康 技在家工作有甚麼好處?
在家工作有甚麼好處? 身心健康良好,工作效益便更好! 1 較易達至工作與生活平衡  2 減低焦慮,提升工作質量  3 放鬆自在,工作積極有動力 …
醫院管理局再啟動六間指定診所
醫管局於本日(三月十五日)再啟動六間指定診所,加強支援社區的確診病人,落實分流分層照顧患者。   醫管局早前已啟動十七間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指定診所,…
全家在一起,促進家庭關係好良機
WFH 精神健康小貼士 「疫情下 Work From Home ,好煩呀!」 「成家人迫埋一齊,爭用電腦、爭用洗手間、個電視又嘈住晒,日常生活習慣 亂晒籠!唉!好大壓力呀…
未曾接種新冠疫苗的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人士接種新冠疫苗安排
【未曾接種新冠疫苗的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人士接種新冠疫苗安排】 居住在社區的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人士(包括長者及三歲或以上的兒童)如未曾接種新冠疫苗,…
康復者打針須知_確診後注射疫苗時間表
2022年3月5日版本 更多疫苗通行證資訊
【網購食物:邊啲係高風險組合📋?】
食安妹妹:想知道網購嘅餐點係咪屬於高風險組合,請填寫以下問卷📋 🔍食物本身係咪生或者未徹底煮熟,或者含有生或者未煮熟嘅食材呢? 🔍食物由製作完成起計,…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長者再婚有愛有性 美好下半場基石
【明報專訊】年老再婚,從來就不是容易事。阻力可以來自家庭、社會、傳統,甚至是個人觀念。老年人一直被視為「無性」一群,「臨老入花叢」會被譏笑。 年老再婚,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政府為新冠病毒快速測試呈報個案進行核酸覆核測試
【快測呈報個案抽樣覆檢】3月8日起,新冠快速測試呈陽性人士➕,如已在網上呈報個案,會被抽樣進行核酸覆核測試。 衞生署委托的檢測承辦商會致電被抽樣測試的人士核實地址,…
【快測包】消委會推出快速抗原測試包認可名單搜尋器
坊間及網上售賣的快速抗原測試包品牌眾多,來自不同產地,當中哪些具備國際認證?哪些較準確,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機會較低?市民在選購時必須要知道,但相關資訊卻又艱深、難於理解…
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 18:00正式啟用
第五波確連同之前四輪診人數,累計破47萬宗,今日(7日)料直逼50萬人大關。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登記平台會有追溯期,以2月26日劃線,…
香薰對抗疫的輔助治療 香薰對抗疫的輔助治療
本港第 5波新冠疫情嚴峻,每日遞增數萬宗初陽確診個案大家可能眼見朋友 或身邊人都相計繼確診,加上俄烏戰事在媒體不停更新,心情難免會感到壓迫及擔心。藉此專欄,…
【全力抗疫】政府延續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至 3 月 23 號
為應對本港非常嚴峻的疫情,政府於二月二十二日公布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維持至四月二十日。政府三月八日公布,將根據現行《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
最新服務❗消防處直接安排確診者入住社區隔離設施
有需要到社區隔離設施嘅確診人士,可以透過消防處的新服務平台,簡單提供8項個人資料,本處收妥後會盡快聯絡確診人士,安排入住社區隔離設施。 三個方法聯絡消防處: 電郵:…
耆康抗疫懶人包
網絡上匯集大量疫情資訊花多眼亂,耆康會為長者及巿民整理了抗疫懶人包,讓大家快速找到重要資訊。 📄 下載耆康抗疫懶人包 懶人包內容包括: (1)居家抗疫必備物品 (2)…
快速測試要點揀?認識靈敏度與特異度
真陽性、假陽性、真陰性、假陰性 篩檢或診斷試驗中所得到的數值與實際情況符合的程度,稱作真實性(validity)。 一般常見評價診斷試驗真實性的指標包括:靈敏度(真陽性率)、…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知多啲:地中海飲食 減認知障礙風險
【明報專訊】認知障礙症患者數目在全球快速增長,患者數目不斷飈升。此症暫時仍然沒有藥物根治。但是疾病的危險因子早已知曉。患有心血管疾病、三高(即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吸煙、飲酒…
【傅香】認識香薰治療
香薰治療(芳香療法)被人類用於促進身心健康果效已經有長久的歷史。香薰治療主要涉及精油的運用,精油則源自不同植物的各個部位而提煉出來的成份, 被稱為植物的珍貴精華。…
拒絕「盲搶炎」 淡定儲糧有辦法
近日超市的貨架經常被搶購一空,全因大家擔心香港會「封城」,才大量購買作儲備。但實際上每天大家所需的營養及食物有限,買多了只會造成浪費,不如一同了解長者正常所需的營養及食物份量吧…
【重要抗疫資源】確診點算?覺得無助?多間機構提供免費抗疫資源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 免費送藥到戶 疫情下代有困難的病人取藥,並送遞到戶 對象: 有確診者的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 在社區隔離設施的確診者…
居安抗疫懶人包
新冠確診個案每日上升,政府為了避免拖垮醫療系統,於2月8日起開始推行「居安抗疫」計劃。新冠肺炎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及次密切接觸者在經評估後,可留在家中接受檢疫,…
老友記接種新冠疫苗要知道的五件事
新冠變種病毒來勢洶洶,長者接種疫苗急不容緩 免疫力較弱的人例如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都較容易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受感染後病情亦會較嚴重。再加上新冠病毒出現變種,…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燕窩不及炸魚薯條? 腦退化拒進食 或因念舊忘新
【明報專訊】 認知障礙症病人的胃口常有改變。因為認知障礙的關係,病人無法留下新近的記憶,有些只記得年輕時的事物和感受,因而直接影響對食物的愛惡。 對於認知障礙症患者,…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晨運「儲」褪黑激素 晚減水分吸收 順應銀齡生理時鐘 夜夜好眠
【明報專訊】一天之中,我們做得最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寫字、讀書、步行、煲劇、運動、食飯、瞓覺?想清楚,答案應該是最後那一項——睡覺。 睡眠十分重要,佔人生三分之一時間。…
疫情資訊 多個檢測點設派籌機可上網查叫籌地點
為減少輪候人流,多個檢測點已陸續設置派籌機試行即場派籌,需要市民前往檢測中心的派籌機取籌並回家等候。已在這些派籌機取得籌號的市民,可在社區檢測中心網站的「大型採樣站—籌號排隊狀況…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Omicron 橫行自求多福法
理論上所有六十歲或以上都是較髙危,自救方法是: 1. 有慢性疾病要管控好 2. 吃藥 3. 做量度血壓血糖 4. 打齊三針疫苗 5. 管理好家傭 (…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拒做廢老 三健迎黃金期
【明報專訊】現代人愈來愈長命。長命不是在乎活得久,而是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自我標籤為『廢老』,覺得生命在倒數,不再嘗試新事物,不再做任何事,我們豈不是提早放棄生命…
痛不痛由您? 長者痛症緩解服務即將推出
你知道嗎?根據世衛統計,每五名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痛症。痛症不但令身體承受痛楚,更有可能衍生情緒及其他身體機能方面的問題。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整理黃霑書房15年 吳俊雄盡心寫香港故事
【明報專訊】學者做學問,有時予人立於象牙塔內之感,與普羅大眾隔着一道江河。 以「梁款」為筆名的64歲學者吳俊雄,大半生追着本地流行文化浪潮走,年輕時最愛流連旺角,研究對象是麥嘜…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