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樓市回暖 官方再放「狠話」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26日 06:35
2012年08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利率下調、預期反轉、剛需釋放,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地房價環比上漲城市數量就放大近8倍。為遏制樓市回暖態勢,住建部23日再度放出「進一步強化市場調控」的狠話。不過,此舉的目的更多在於引導預期。在經濟底部不明、十八大召開在即的背景下,官方短期內再出重拳可能性小。


漲價城市翻倍 研究強化調控

6月份,中國25個城市房價環比上漲。7月份,這一數據再度增加至50個。


從供求關係講,內地樓市的回暖主要是因為利率的下調減輕了居民購房實際負擔,使一段時期以來積累的住房需求集中釋放;一些地方政府打着穩增長大旗,對樓市施以各種變相刺激也是市場預期變化的重要原因。


住建部23日「對症下藥」,對上述兩個方面一一回應,稱目前重點城市可售新建商品住房面積仍處於歷史高位;部分通過放鬆住房限購條件、發放購房補貼等方式刺激住房消費的省份已被國務院督查組要求立即糾正。其最受關注的表述當屬「研究進一步強化市場調控的政策措施」。


房產稅現羅生門

今年以來,內地樓市調控的關鍵戲碼開始從「逐一推出各項政策」轉變為「避免現有政策鬆動」。


面對疲弱的經濟和偏緊的流動性,收緊貨幣政策加大購房成本已幾無「加力」空間,至於「限購」本身就不是長遠之計,因此市場認為「進一步強化」極有可能體現為「房產稅」試點的擴大。


擴試點難成調控強援

20日,國土部官網發布消息,稱「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士」透露,湖南、湖北也將加入房產稅試點,但該消息當天即被撤下,國稅總局等機構也出面否認。


有專家表示,此番「羅生門」事件最大的意義在於反映了房產稅推開會遇到的阻力。即便試點成功擴大,其作用也更多體現在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非立竿見影地抑制房價。


拿地減少 大佬示警「反彈」

按照當下的庫存量分析,內地市場大概需要10個月來消化空置,房價年內大幅上漲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但庫存的減少也意味着另一項風險的臨近。內地一位房產大佬在一個內部會議上就提醒說,如果除去保障房投資,房地產投資今年的下滑十分驚人。投資下降會導致新開工項目減少,從而拉低明年的市場供應量。


該大佬指出,據其經驗,商品房庫存量高於6個月時,購房者開始傾向於觀望。但是,如果庫存量下降到3個月左右時,就有很大機會造成市場恐慌。如果調控繼續加力,開發商拿地持續負增長,到明年3月,內地樓市就會因為「供給不足」而面臨一波較為強勁的價格反彈壓力。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