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愛詩﹕「思想回歸」未做足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07日 21:45
2012年10月07日 21:4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基本法》規定香港資本主義制度及生活方式50年不變,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前律政司長梁愛詩昨表示,「50年不變」是指中央對香港基本政策方針不變,其他事情在2047年後「就算變也沒大不了」。她又認為,對港人「思想回歸」的工作做得不足夠,將來需要加強認同國民身分的工作。她又批評香港法律界欠缺對國家與香港關係的認識,才會在過去的案件中犯錯。


「50年不變」指基本政策方針不變

梁愛詩昨出席講座,談及回歸以來的法律挑戰。她開首便強調一國兩制是完整概念,沒有一國便沒有兩制,「兩制以一國為大前提」。對於《基本法》訂明「50年不變」,梁愛詩解釋並非將所有事情保留在回歸前,而是指中央對港基本政策及方針不變,並非保留細節,「不接受新事物,即是沒有落實一國兩制」、「50年是兩代人的時間,2047年並非一定要變,但就算變也沒大不了」。


引「吳嘉玲案」 指法律界犯錯

終審法院於1999年的「吳嘉玲案」居港權案中,曾提出本地法院有權就人大常委會違反《基本法》的決定,宣布無效。梁愛詩表示,內地對此有很大反響,質疑本地法院不可宣告人大常委會決定無效,會引發憲制危機,最終要特區政府向終院澄清。


她坦言本港法律界包括法官在內,「對中央與特區關係缺乏認識……如果知道便不會犯錯」。梁又指出,回歸時把法例中「皇室」字眼修改為「中央政府」等,有人批評它們破壞一國兩制,她認為該等批評是利用港人對共產黨的恐懼欲「去中國化」,希望香港獨立。


「釋法是兩制橋樑」

中央不時被指干預特區內部事務,梁愛詩表示,中央在委任特首及主要官員中有角色,亦會審查特首及立法會選舉辦法修改,「如果掌握好《基本法》,不要說任何中央做的事都叫干預,看清楚條文」,對於香港及內地法制衝突,她認為「釋法是兩個制度的橋樑」。


對於港人的「思想回歸」工作,梁指出,「回歸意義並非只換一支旗、改一個名,而是對國家民族認同,國民身分接受。」她認同1997年後思想回歸功夫做得不足,若港人能接受自己是中國公民,「就算政府做得不好,應批評,要求改善,而非嘲笑詛咒」、「心態上不要敵對,將小小事情擴大」,又寄語不要將問題尖銳化,「問題一個個解決」。


有關政黨政治發展,梁愛詩承認中央希望香港回歸後以經濟城市定位而非政治城市,回歸前後不希望有政黨政治,惟現實政黨政治已成形,不過,由於特首要向中央及特區負責,若特首有政黨背景,便會受約束,未能兼顧各黨派利益,亦難以向中央交代,但《基本法》沒有列明不准政黨政治,可透過修改本地法律解決。


雙非問題 重申「法律問題、法律解決」

對於「雙非」問題,梁愛詩認為「法律問題、法律解決」,重申今年兩會期間曾提及可由特首依照《基本法》,向國務院提交報告,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居港權定義釋法,認為此舉較有把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