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文化遊﹕巴黎看Edward Hopper的寂寞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4日 06:35
2012年11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還有個半月,2012年便完結。假如還未到世界末日,我們還需要2013年的月曆。每年書店賣的「藝術月曆」,都一定有那幾個大師──莫奈、梵高、畢加索。也許你會留意到,在莫奈的睡蓮和梵高的向日葵後,有個月曆,畫了一個女子,在晚色裏獨自喝咖啡,或者白天待在酒店房間裏,低頭閱讀。看她們的衣著,明顯不是這個世代,但我們都能感受到畫中人的孤寂﹕畫這些畫的美國畫家Edward Hopper(1882年至1967年),被譽為描畫現代美國社會的大師。儘管已是起碼半世紀前的畫,竟然一點都不過時。但我們為何愛在天天都用的月曆上,看那麼寂寞的畫?也許如旅英瑞士作家Alain de Botton在其著作The Art of Travel所說﹕「Edward Hopper畫作裏的集體寂寞,描繪的是荒涼,卻不令人感到淒涼。因為它們迴響我們心裏的哀傷,減輕觀者被哀愁迫害、圍堵的感覺。」


迴響我們心裏的哀傷

因為我們弔詭地能以觀看寂寞來排解寂寞,所以Edward Hopper不僅能在「月曆界」與莫奈梵高爭長短,也是展覽票房保證。巴黎Grand Palais的Edward Hopper回顧展,是它的年末壓軸展覽,展出128幅Edward Hopper各個時期的畫作,以及36件影響了他,或受他啟發的作品。展覽依時序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他創作生涯初年的作品,將他的作品,與他同年代的畫家,以及他當年在巴黎所看到的畫作比較。Edward Hopper在20世紀初進入紐約藝術學校,跟隨美國畫家Robert Henri學習後,曾短暫旅居巴黎,讓他承襲了印象派的風格。回到美國後他則又受到現實主義的影響。第二部分回顧他風格成熟後的作品:1924年一次空前成功的畫展後,Edward Hopper找到創作的方向:結合描繪美國城市和鄉郊的現實場景,以及畫中人抽象的沉思。這次回顧展,展出Nighthawks、Chop Suey等多幅名作,即使排遣不了巴黎人的寂寥,也準能刺激一下Edward Hopper 2013年月曆的銷量。


◆Edward Hopper

地點﹕

Grand Palais, Galeries nationales, 3, avenue du Général Eisenhower, 75008 Paris

日期及時間﹕

即日至2013年1月28日,

周三至六上午10:00至晚上10:00,

周日、一至晚上8:00,周二休息

門票﹕12歐元(約120港元)

網址﹕www.rmn.fr

文﹕郭瑋瑋

圖:法新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