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周顯﹕翠華上市後恐擴充過急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4日 19:35
2012年11月14日 19: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矚目新股翠華(1314)今日開始公開招股,身兼股評人、作家、食家等多個身分於一身的周顯,昨日在翠華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直言「不覺得翠華的食物特別好吃,只是比坊間的茶餐廳好」。不過,他認為翠華的生意模式很成功,但怕上市後擴充步伐過急。


採中央㕑房 仍保持食物水準不俗

周顯早前曾在本報專欄,批評翠華的食物質素水準下降,即時收到翠華公關的電話,要約他再試一次翠華的食物。結果,周顯頓成「翠華食評家」,昨日本報記者約他到銅鑼灣謝斐道的翠華分店再評食物,他點了魚蛋米及一杯熱華田。「主要是來翠華消夜,他們用中央廚房,但能保持這樣的水準,其實是很難得。」


食肆成敗最重要控制成本

「我不覺得翠華的東西好好吃,但做飲食生意,其實是不需要好吃的。」他表示,最重要是控制茶餐廳的地點及租金,能夠找到好位置,生意自然較好。「好像鳳城酒家北角店好吃,但銅鑼灣店則生意較多……以前美心亦比大家樂好吃,但大家樂有辦法包裝,故最終亦成功。」


翠華早於1967年在旺角開業,在90年代尾進軍中環,並走「貴價茶記」路線(見表),故此翠華的食品價錢亦較一般茶餐廳貴。本報粗略統計,一碗魚蛋河在翠華賣32元,其他「茶記」約21元,足足貴逾50%。其餘招牌菜如熱奶茶、奶油豬及瑞士雞翼,價錢亦貴15%至1.2倍(見圖)。


「翠華在中環開業,食物定價又較貴,營造一種高級形象,故再到其他地區開舖,亦可以賣得較貴。」周顯肯定翠華的生意模式,尤其是擴張到外地後,會加入當地菜式,又能夠保持高檔。「回到內地的檔次相信是較翡翠拉麵低少少,但比大家樂高。」


不評價翠華是否「抵買」

翠華打算在成功上市後的3年內,由現時中港澳26間舖增至60間。行政總裁駱國安表示,過去3年翠華已新增9間分店,算是完成壓力測驗,未來適合大力拓展。不過周顯擔心,翠華在內地擴張過分快速,「真是驚翠華開舖開得太快,可能要做整合。」不過,無論如何提問,周顯均不願評價翠華是否「抵買」,但今次不會申請認購。


明報記者 岑梽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