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許百堅﹕十八大,中共的里程碑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5日 06:35
2012年11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中共十八大,舉世關注。對於胡錦濤宣讀的報告,海內外各方專家解讀分析,精彩紛陳。筆者的判斷,這次十八大對於中共,將是里程碑式的一次大會,在中共歷史的地位、意義和分量,將不亞於吹起改革開放號角的十一大。這是因為,它正式向全世界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即「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以外的第三種制度。這制度是中共「自主研發」的,是中共「偉大的創新發明」。而這正是習近平說的:「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朝什麼目標繼續前進」的所指。這個「制度」的正式提出,無論對中共、對中國、對全世界,都將是影響深遠的一大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詞,今天好像有點老掉牙,它跟中共發明的其他陳腔濫調一樣,因為過度被濫用而失去其原有的色彩,因而很容易被人忽略。但這次在後面加上「制度」二字,而且是第一次把這個制度寫入黨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意義就完全不同了。當中揭示了中共對這個新發明的自信,反映中共自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上,不僅有探索、有實踐、取得成功,到今天還有了理論支撐、形成制度,並且足以公之於世。這是何等的顧盼自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在中國共產黨的認識中,現代世界上的制度,主要就是「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兩種。在處理香港回歸時,鄧小平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指的正是「社」「資」兩種。而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內地也曾出現「姓社」「姓資」的爭論。


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以來,直到這次十八大召開之前,一直宣稱的高舉的,都是「社會主義制度」。但是,任誰都清楚,打自改革開放,中共所走的路,距「社會主義制度」已漸行漸遠。或者說,「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制度」,已愈來愈不能解釋、不能適用中共的施政和中國的國情。因此,中共必須有更新的「論述」、「理論」和「制度」,來自圓其說,來合理化自己,來指導自己。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從實踐與探索中,發展出「理論體系」,最終形成「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自上世紀初由前蘇聯揭櫫,在全世界範圍長時期與「資本主義制度」競賽。直至蘇聯解體,世界咸認為優勝劣敗,一個時代告終,甚至斷論「社會主義」可以扔入歷史的垃圾桶。但是中共在自身實踐的過程中,自覺根據國情改良版的「社會主義制度」,仍然有其生命力,因此堅拒認輸,堅拒照搬西方的一套。更在2008金融海嘯之後,認定自己的一套比西方更優越。不但堅拒走西方的路,甚至在這份十八大報告中,暗貶西方為邪路,自命正路。


面對中國的經濟成功,西方為此提出了「中國模式」的概括,但這個概括卻一直沒有得到中共的認可。當中固然有低調的考慮,但更重要的,應是中共自有自己的概括,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比諸「模式」,「制度」無疑來得高層次得多。而且,還是一套經過30年探索30年總結,有實踐有理論的「學說」。


有實踐有理論的「學說」

在十八大召開前,內地官方媒體已多番預示會有理論更新,論界多認定指的是「科學發展觀」。但「科學發展觀」十七大已寫入黨章,這次報告亦只強調其貢獻確立其地位,並沒有新的論述。因此所謂的理論更新,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於「社會主義制度」,就如禪之於佛。佛從印度傳入中土,中國人融入自身特性,脫胎成濃厚本土特色的禪,並自成體系,自立宗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為一體,成為中共新的概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是「實踐途徑」,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十八大報告強調,這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又是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今後的探索指明方向。


那麼這套「制度」有什麼具體內涵呢?簡單而言它不是單方面的,或政治或經濟或社會。而是涵蓋方方面面,還包括文化和最新提出的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當然,核心還是共產黨領導,中共永續執政。


當中最關鍵的政治制度,官方《環球時報》在十八大前夕的一篇評論文章,關於最高領導層的接班有這樣一段話:第二代向第三代平穩交班時,被外界看成是「先例」;第三代向第四代平穩交班時,被看成是「慣例」;而第四代向第五代平穩交班,將被看成是「程序」。


這段文字的含意,首先點出中共的交班,是一代人的,不是一個人的;其次反映中共認為交班最重的,是平穩;最後,中共的代際交班模式,已從先例發展到慣例再到程序,已經十分成熟了,以後交班也將是這樣的既定程序。此外,它還顯示中共對它這套交班模式非常肯定,相比西方那種政黨輪替、政隨人異、動盪不穩的選舉交班模式,它自信更優越、更可靠。因此,這種中共式交班,同樣是中共的驕傲,以後將繼續沿用這套優越的模式,成為「程式」。


自我完善

由是,則我們可以預見,一直撲朔迷離的所謂政治體制改革,將不會是外界所期待的類西方式方向,而只會是中國特色制度的自我完善而已。


本人曾斷論,中國將在中共時代出現歷史「第三盛世」。今天如果在國力、國際地位迅速提升以外,還加上「為世界創新制度」,則世實不可謂不盛。然而,中國當下的情况,問題之嚴重,同樣是舉世所知的,亡黨亡國,只在一念之間。中共這套自主研發的、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制度,真的能持續發展嗎?實在還待現實的檢驗。唯願天佑中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