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我來自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8日 21:35
2012年11月18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是有些人神經過敏,是社會氣氛太緊張,還是我們都害怕失去,失去我們一直擁有的東西。


這星期突然成了新聞人物,馬傑偉回應傳媒以平常心對待。


紅燈還沒亮起,面對沒水準的批評,還是一笑置之吧。


馬傑偉說《星期日生活》的讀者都知道什麼是身分認同,不用再跟大家上一課身分認同ABC,不過原來,有些人不知道身分認同是需要研究的課題,也有人不知道什麼叫學術自由。


民意調查

馬傑偉跟馮應謙最近發表的「香港人的身份與國家認同」民意調查,結果觸動了某些人的神經,引來高調的抨擊,當事人平常心對待,沒有激動的反應,畢竟調查不是第一次做。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自一九九六年開始進行「香港人的身份與國民認同」民意調查,之後每兩年做一次,訪問時間選定在十一國慶後的一星期,最近這次調查結果突然引來如此大反應,馬傑偉回想起一九九六年頭一次調查受關注程度更甚,「主流傳媒都出席了記者招待會,得到了頭版,很大篇幅的報道,因為是第一次做,有新鮮感,而且回歸前夕氣氛緊張,好像那時的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解放軍的抗拒程度非常高,達30%,有點殺到來的氣氛。」


市民對本土價值的堅持

馬傑偉提到中國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