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2年接近尾聲,超低息環境為今年債券市場贏得不少資金流入,特別是一些高息債券獲得投資者熱烈追捧。不過,環球高收益債券價格已偏高,兼且這類債券畢竟屬風險較高的非投資級別,投資者不妨考慮亞洲債及新興市場債。德盛安聯投資主管及泛亞洲區債券委託組合投資總監陳清順表示,財政健康的亞洲政府發行的債券息率遠較已發展國家吸引,亞洲貨幣升值潛力又將利好整體回報。
亞債息率普遍3厘以上
除香港、台灣、新加坡之外,亞洲10年期國債息率普遍在3厘以上,菲律賓、印尼等信貸評級接近投資級別的國家,債息更在4、5厘以上。今年10月底,穆迪將菲律賓評級從Ba2調升至Ba1,反映了該國中長期經濟前景及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得到肯定。陳清順表示,印尼的主權評級今、明兩年也有再調升機會,在此之前吸納相關債券,有望待將來債價上升錄得收益。過去5年,印尼四度實現經濟增長率超過6%,經合組織發布的《2013年東南亞、中國和印度經濟展望》報告稱,未來五年印尼很可能引領亞洲經濟增長。不過,逾6%的GDP增速也令該國降低了刺激經濟的必要性,印尼基準利率連續9個月保持5.75%不變。
賺息同時賺匯價
與美元發行的亞債相比,陳清順頗為看好本地貨幣債,原因是亞洲貨幣的長遠升值空間值得期待。他表示,購買本地貨幣債意味着不僅關注債息及債價,而是要以整體回報(包括匯兌收益/損失)衡量。例如,新加坡10年期國債債息不足1.5厘,但新加坡元年內升值近6%,簡單相加便有7厘以上的回報,整體收益變得格外吸引。
陳清順認為,雖然亞洲經濟不可避免受到歐美金融危機拖累,但並不會引致衰退,因此亞洲政府及企業違約的機會亦較歐美同儕為低。相反,放緩的經濟增長有利於債市,只要亞洲國家政府不會為刺激經濟增長過度借貸,以致債市供求受到影響即可。
違約機率較低
在他看來,亞洲政府過度借貸的機會很小,因為歐美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
他認為亞洲高收益企業債也值得留意,不過就要仔細逐個篩選,特別要側重發債公司的償債能力。德盛安聯推出的「德盛亞洲靈活債券基金」可以同時投資政府債及企業債,其中主權債約佔四成,企業債佔不到五成。該基金目標年息率為5.5至6厘,組合內美元債券僅佔23.9%。
明報記者 王小青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