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沒有零用錢。每星期媽媽會給我5元,但那不算是有,那是因為大家都有,媽媽為了不讓我跟別人「太不一樣」,而產生的結果。
可是我的同學之中,每星期的零用錢,嗯,至少都是從50元起跳的,多的甚至有500元。到底是不是500元呢?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看過同學付錢時的皮夾,從裏面紙鈔的厚度和他們花錢的態度來推算,他們的錢應該多得花不完。
其實,我想要買的食物、文具、衣服、髮夾……媽媽通常都不會反對。但是,如果是超出日常必需品的東西,我都必須自己努力找事做,讓媽媽給我酬勞自己買。
同儕問為何不一起買點心
S是我最好的同學,也是有自己零用錢的人之一。她除了吃午餐的錢之外,還有多餘的錢可以運用。我沒有吃午餐的錢,因為我帶家裏準備的午餐。所以我的皮夾裏空空如也嗎?也不是。媽媽隨時都願意在我的皮夾裏放錢,她說那是為了急用,而且她不計較放了多少錢在我的皮夾裏,意思是說,她很信任我,不查這筆帳的。可是,那不是我的錢,那不是允許我沒理由隨便花的錢,所以我不會用。(當然,我一定用過,噓,不要說。)
每天上午10點的休息時間有20分鐘,S都會到餐廳買點心吃,我會跟她一起去。可是你知道嗎?排隊去結帳的時候,就是我最不喜歡的時候,因為嬌小可愛的B,看到我手上什麼也沒拿,就會問我為什麼不買?我說我沒錢,她就會露出一個無關安慰的表情。我認識她兩年了,她還是一直會在同樣的場合,問同樣的問題……
不是只有她會問,年級裏最風雲的J也會問,她平常根本不屑跟非圈子裏的其他人說話,可是她卻會在這個時候問我,「你為什麼不買東西?」然後露出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這種人很多。
靠自己努力買奢侈品
有一次有個男生,在別人又問我同樣問題時,在一旁竊笑。我當然還是一貫地不理會「這類人」,可是那次,S大概忍無可忍了,直直地對他說:「你知道嗎?她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她自己賺來的。」
我真的很愛我的朋友。媽媽說,這也是小孩為什麼要到學校上學的目的之一:交朋友。每次想到我有這麼好的朋友陪着我,我就覺得好幸福。
沒有零用錢的日子過了好久,有一天,我突然十分以自己為榮。我身上的每一樣奢侈品,幾乎都是自己付出努力才有的。這種感覺,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作者為旅港台灣親子博客紅人,著作銷量合共達四十萬,育有兩名兒女
汪培珽 http://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