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談到香港住宅價格上升,反映資金缺乏出路,住宅供應不足。
在政府出招之前,巿場瀰漫着樂觀的情緒,令到樓價急升。從這角度看,政府出重招干預樓巿,雖然會帶來不少問題,但作為權宜之計,並非不可理解。不過事實亦是,政府早前措施能夠做到的,只是把需求暫時壓下來,這可以換來時間及避免了市場的樂觀情緒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宜制訂公平公開機制
不過,製造這些需求的因素並沒有消失,在目前不明朗因素籠罩下,樓市應會明顯轉靜,在今年樓價累積升幅不小,以及有些業主希望快些套現的影響下,樓價可能會借勢調整,但相信幅度不會太大,在急售單位遭吸納後,相信單位的叫價會轉硬。再過一段時間之後,累積的購買力可能又會浮現。若要切底解決問題,我們必須要疏導引致這種現象出現的背後原因。
以慧雅之見,香港目前的問題是源自缺乏一個機制,讓巿場的土地可以加快轉型。從某角度看,香港樓市的情况,是土地供應追不上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香港蛻變為中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更加暴露出有關問題的嚴重性。以香港人目前的財富和收入而言,香港人的居住面積和居住環境,實在並不理想,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差。
另一方面,究竟以目前的經濟結構而言,目前用於工廈、政府部門、農地、車場、舊樓等等的土地,是否最合適的安排。以慧雅之見,制訂一個公平、公開的機制、讓本港的土地可以加快轉用途,應該符合香港整體的利益。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