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針對社會上的「N無人士」,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推出「有『營』飯堂」,以10元價錢讓基層市民享用營養晚餐,除了灣仔、荃灣及深水埗區,服務處計劃於明年初及年中分別於油尖旺及東區開設服務,預料每日可為5區提供近600份熱食,並首次與學校合作,讓放學後因家中無人照料而留校的清貧學童,晚上可與家人在校共晉晚餐。
有營飯堂自2008年在灣仔區開始,非綜援及公屋受助者的「N無人士」,能於周一至五以10元價錢購買晚餐,包括湯、飯及一款餸菜,所有飯餸均由服務處支援精神病康復者的社企餐廳「百合谷」及「百合屋」提供。服務去年擴展至荃灣及深水埗,其中深水埗的飯堂獲中電資助40萬元,並向公眾募捐獲120萬元善款支持營運。
每晚讓家長到校與子女共膳
愛羣社會服務處總幹事曾永強表示,現時油尖旺及土瓜灣區有不少小學生放學後由於家中無人照料,而要留在學校至晚上6至7時,有見及此,服務處決定把有營飯堂帶進學校,每晚6時至8時讓家長到學校與子女一同晚餐,若有家庭成員未能趕及「開飯」時間,家人更可為其「打包」。該服務明年初會陸續開始,現時已有3間小學參加,預料每個服務點每晚能提供80份熱食。
另外,服務處正籌備明年中於東區設立飯堂,每晚向基層人士提供80份熱食,現已籌得30萬元,處方計劃向政府申請配對基金,把善款提高至60萬元。該處預料5區飯堂全部投入服務時,每晚能提供共約600份熱食。
透過飯堂聯繫受助者
曾永強續稱,計劃目的除為基層市民提供營養熱食,服務處更希望以此作平台,令受助者有更多動機接觸社區,從而得到就業、醫療、情緒輔導等所需協助。以深水埗的飯堂為例,由去年8月至今年10月共為1200人提供2.4萬份熱食,受助者六成以上為60歲以上,服務處亦安排了多個小組服務,有15人透過服務成功就業。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