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帳目委員會昨日就私家醫院規管展開聆訊。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承認,針對私院管理現時有三大不足,包括對違規私院執法不夠,欠缺妥善巡查記錄削弱執法效果,以及呈報醫療事故有少報風險,政府會以一年時間檢討規管標準進行立法。該局昨首度表明,衛生署將私院有否遵反地契條件,納入定期巡查清單的一部分。
審計報告批評衛生署監管私院不力,包括「放生」私家醫院違規經營、延遲通報醫療事故,但署方通通未有處分,而規管私院的法例更源用了半世紀未有修訂。立法會帳目委員會昨召開首次聆訊,高永文發言時指出,1990年代私院使用率偏低,加強規管或會令私院經營困難,故當年擱置了相關討論。就審計署的批評,當局已成立督導委員會檢討私院的規管、違例罰則等,預計一年內完成檢討,完成立法程序預計要兩年。
懲處擬分等級
多名議員炮轟當局監管私院不力,議員謝偉俊質疑政府向私院發出的警告信一向數量偏低,即使法例上容許署方不續牌給違規私院,但當局未有好好使用罰則。高永文承認,基於目前法例框架不夠詳細,「衛生署可以去到一個地步,可以不發牌,但中間各種手段其實無詳細寫」。他認為懲處應分不同等級,因為對醫院停牌非簡單事,會對病人構成影響。
審計報告顯示,衛生署巡查私院有失誤,削弱署方規管私院的能力,人民力量黃毓民詢問政府是否同意有關說法,高永文不評論「失誤」字眼,但同意署方因做少了一些事,會削弱了執法效果。
衛署:合作伙伴不存在包庇
審計署引用廉署說法,指衛生署對私院是採取對「合作伙伴」的態度,高永文認同,署方既要執法,亦要某程度上視私家醫院為合作伙伴,才能改善服務;衛生署長陳漢儀強調,所謂「合作伙伴」是指「共同參與」,透過署方督促保障消費者,當中並不存在「包庇」。
另一份針對私院涉違反批地條款的審計報告,將於周五(30日)討論,高永文透露,為監察私家醫院有否遵從相關的地契條件,衛生署已就此製作詳細清單,並將之納入未來巡查機制一部分;陳漢儀補充,現時只有11名專職醫護負責巡查所有私院,署方已計劃增加人手。
審計報告批評衛生署監管私院不力,包括「放生」私家醫院違規經營、延遲通報醫療事故,但署方通通未有處分,而規管私院的法例更源用了半世紀未有修訂。立法會帳目委員會昨召開首次聆訊,高永文發言時指出,1990年代私院使用率偏低,加強規管或會令私院經營困難,故當年擱置了相關討論。就審計署的批評,當局已成立督導委員會檢討私院的規管、違例罰則等,預計一年內完成檢討,完成立法程序預計要兩年。
懲處擬分等級
多名議員炮轟當局監管私院不力,議員謝偉俊質疑政府向私院發出的警告信一向數量偏低,即使法例上容許署方不續牌給違規私院,但當局未有好好使用罰則。高永文承認,基於目前法例框架不夠詳細,「衛生署可以去到一個地步,可以不發牌,但中間各種手段其實無詳細寫」。他認為懲處應分不同等級,因為對醫院停牌非簡單事,會對病人構成影響。
審計報告顯示,衛生署巡查私院有失誤,削弱署方規管私院的能力,人民力量黃毓民詢問政府是否同意有關說法,高永文不評論「失誤」字眼,但同意署方因做少了一些事,會削弱了執法效果。
衛署:合作伙伴不存在包庇
審計署引用廉署說法,指衛生署對私院是採取對「合作伙伴」的態度,高永文認同,署方既要執法,亦要某程度上視私家醫院為合作伙伴,才能改善服務;衛生署長陳漢儀強調,所謂「合作伙伴」是指「共同參與」,透過署方督促保障消費者,當中並不存在「包庇」。
另一份針對私院涉違反批地條款的審計報告,將於周五(30日)討論,高永文透露,為監察私家醫院有否遵從相關的地契條件,衛生署已就此製作詳細清單,並將之納入未來巡查機制一部分;陳漢儀補充,現時只有11名專職醫護負責巡查所有私院,署方已計劃增加人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