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墓碑奇難雜症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25日 21:35
2012年11月25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落手復修前,義工會先替墓地拍照記錄,再簡單打掃,清除落葉和雜草後,便是各式的奇難雜症──

地衣

百多年風雨侵蝕下,部分碑石材質易有地衣滋長,Sylvia說﹕「地衣是遠古原始生物,因真菌與生物的化學作用而成,有些人覺得積在碑上很有feel,是歷史的見證,也有些人覺得應該洗走,因地衣會釋出酸性物質破壞碑石。我們這次的做法是,只清除遮蓋先人照片及刻字的地方,其他部分留它們一份風霜感覺。」


另也有碑面油漆脫落、或積聚猶如淚印的水迹污迹。「有些墓碑在大樹下,落葉的綠色素溶在碑上。市面上的清潔劑多有腐蝕性,導師會訂一些專業洗劑和亞摩尼亞來拭擦。」然而污垢日積月累,Ivan試過擦了數小時也沒明顯效果,只能減緩石碑老化的速度。另外,碑文褪色的話,義工會塗上底油補色,但一些已變模糊的相片便「無得救」了。


地洞

有碑位因大雨冲刷或土壤流失,整個碑座傾斜,也有在碑座邊出現地洞,Sylvia說,情况若再嚴重下去,可能會令地底下的骸骨外露!但若復修工作涉及地底結構,需另外申請,安排合資格撿拾骨殖的承辦商幫忙。


生鏽

部分墳墓有小鐵欄圍繞,義工會先用砂紙把銅鏽擦走,再塗上防鏽油。較花巧的如配有十字架或神像,更需小心拭擦以免撞壞;有些整個十字架掉了下來,多是因為連接墓碑及十字架的小鐵枝因生鏽變得脆弱,義工會換上一條新的不鏽鋼枝再裝嵌。其他細小組件如小花、小十字架裝飾便用膠水黏上。


救樹?救墓?

古樹名木長得健壯,在墓園內也帶來別樣煩惱,應該救樹還是救墓?百年前墓穴應該不算靠近樹腳,但樹木根部隨年月延伸,範圍愈來愈廣,從地底和泥土中爆出來,把鄰近墓碑撬到「站不住腳」。「我們就主張以樹為先,畢竟樹有生命嘛,墓碑則可以移往其他位置,但這就要解決徵得家屬同意的問題。」Sylvia說。


其中有一株非常「曳」的番石榴,竟剛好選在墓碑界內快高長大,盤根錯節的把整個墳墓佔據了。但食環署管理上認為碑內是私人地方,只鋸走伸延出碑石界外的橫枝,一天找不到渠道接觸先人家屬,也難有權把樹木移除。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