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清廷服飾引發設計靈感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5日 12:00
2013年08月25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歷史博物館現正舉行「國采朝章 --- 清代宮廷服飾」展覽,展品包括130多套珍貴清廷服飾,其中近三成更是首次公開展出。

 

   香港時裝設計師張路路主持了一個為配合展覽而舉辦的創意工作坊。她帶領一群16至25歲青年參觀展覽,從設計師的角度,分析清代不同時期、身分的宮廷服飾設計和風格,讓年輕一代在增進知識之餘,亦理解到古代的設計元素可為現代設計師帶來不少靈感。

 

   鍾情中國文化的大學生陳聰是其中一名參加者,他坦言對服裝的審美眼光不太好。「張老師教我們,雖然美感會隨着時代而轉變,但自古至今,審美卻有一定的標準,例如工整、平衡等。」

融入現代美學思維

 

   一對喜愛美學的姐妹黎芷君和黎芷呈表示,張路路介紹展品時,不忘加入現代美學思維的見解,有助她們跨時代理解古代的事物。例如清初的衣服比較寬身,但由於清末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衣服都變得較貼身。

 

   張路路的悉心講解,令即將到英國修讀時裝設計的陳德容大開眼界。「有時看電視劇會見到這些服裝,但不會如此仔細地看。這些真品有許多很細緻的地方,編織和刺繡都很漂亮,衣服設計得很華麗。」她認為除觀賞外,最重要的是從不同角度去了解其設計的深層意義。

 

   另一位希望從事時裝採購的學生余灝恩表示:「張老師雖然是現代時裝設計師,但可以從古代的設計元素中,找到很多靈感。讓我知道古代服飾設計的元素對現代設計亦很有幫助。」

 

   張路路喜歡研究布料和精緻花紋,首次參觀這個展覽時,花了近兩小時,仔細觀賞每一件作品的手工、花紋和刺繡技巧。她說:「這個展覽結合了歷史文化、藝術和時裝設計,很有趣味。」

 

互動模式加深了解

 

   工作坊參加者在觀賞展品之餘,亦分成小組,研究每件服飾的細節,欣賞其設計,以了解當時的審美觀,亦透過討論,歸納出他們認為值得珍視的創意元素。

 

   張路路表示,參加的年輕人對展品觀察入微和分析細緻,抽絲剝繭地了解展品背後的故事和意義。有些她未有留意的地方,參加者卻觀察得到,令她十分驚喜。

 

   香港歷史博物館為今次展覽舉辦的青年創意工作坊,邀請了設計師、創意和設計教育工作者、廣告人、形象指導和顧問,指導參加者如何觀賞展品,讓他們感受清代巧奪天工的時裝技藝,吸收寶貴的創意元素。

 

  「國采朝章 --- 清代宮廷服飾」展覽的展期至10月7日,9月會再舉辦兩個工作坊,詳情可瀏覽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網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