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民調:對政府評價趨兩極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7日 21:35
2013年08月27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布8月份民調結果,特首民望持續低迷,最新評分44.8分,比上月下跌0.9分,再跌至新低。調查也反映市民對政府的表現和信任評價呈兩極化,中間意見減少。挺梁的香港專業聯盟主席劉炳章認為社會的反對聲音是由「少數人製造」。他認為相比過去政府的無為而治,現屆政府是更主動和積極去做事。


正反比例增 中間意見減

香港亞太研究所的調查在8月19日至21日進行,結果顯示即使梁振英本月11日及18日兩次落區聆聽市民意見,仍無助他挽回民望。同時,從市民對政府表現滿意度及信任度的分佈可見,持正面和反面的評價都較上月增加,反而中間意見則減少,反映市民對政府的態度趨向兩極化。


特首民望再新低

劉炳章昨日出席「CEPA 10年粵港共贏」論壇前接受本報訪問,表示現屆政府主動做事,與過去一些被動式和無為而治的管治方式是截然不同。他舉例說最近擴建推填區問題,有民意調查顯示有六成人支持發展,但社會仍有這麼多反對聲音,「是因為一班少數人所製造」。


劉強調現屆政府積極做事,從過去中國歷史所知,改革總會有很大阻力,因為改革涉及不同人的利益,自然會有不同聲音和見解。他重申香港社會一向都可以接納不同的意見,而且相信這些意見都是為香港好。他又以共產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作比喻,指兩個極端中間,仍有很多不同的地帶和方案,市民可以多考慮中間地帶。


劉﹕比過去無為而治積極

劉指梁振英十分著力去做房屋政策,在未有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前,梁已經推出一些臨時措施解決問題,例如金管局收緊按揭,他相信長遠而言應該增加房屋供應,但在過渡期內也不可以不做事,否則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民怨。


當被問到梁班子接二連三出現問題,劉炳章認為發展局長陳茂波被指囤地事件的本質沒有問題,因為相信他不是為了一己私利,否則當年就會把「整副身家放下去買地」,而且今天也不會把地皮劃作發展公屋,應該劃作私樓和別墅發展。


另外,他也認為政府在前發展局長麥齊光房津事件中沒有損失,因為政府支出沒有因此增多,但麥齊光在過程中會否犯了當時的規例,就是另一回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