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大及威爾斯醫院要求心臟科名醫余卓文「封刀」風波不斷,余卓文堅稱威院只給予「封刀一條路」,但威院行政總監馮康昨反擊,指余卓文兩年間進行較高風險的心瓣微創介入手術,事前未有接受全面受訓,暗指作為主管的余「自己批(准)自己」,而11宗須檢討個案,當中有一人是接受此手術;而今年2月1日會面時,曾建議余卓文到海外受訓,並非只有「封刀」選擇;威爾斯內科及藥物治療部主管周振中就此批評余「睜開眼講大話」。
余卓文昨晚發聲明,再次指威院公布的內容「不盡不實」,強調自己完全根據指引做導管心瓣介入手術,符合受訓要求。
對於余卓文早前的說法,威院行政總監馮康和內分泌及糖尿科主管周振中,昨分別反擊,否認未審先判的指控(見右圖)。馮康昨晚出席網上電台D100《風波裏的茶杯》節目時訪問稱,從沒有要求余停止所有臨牀手術,表示於2月1日會議上,只提及余須停止複雜的心臟介入手術,包括「通波仔」手術,但其他臨牀簡單手術仍可進行,並非如余所說終止一切手術。
馮康:余操刀如自己批自己
馮康亦提到,會議上曾提議余到海外接受培訓,加強技術後即可重掌複雜手術,但余沒有採納建議。他進一步透露,報告稽核的2011、2012年期間,余卓文在未接受全面培訓之下,曾做過近兩年引進、較複雜的「導管主動脈心瓣植入術」。馮康說,余作為心臟科主管,理應物色院內有能力人選負責,最後卻自行操刀,承認他的情况等同「自己批自己」。
曾勸余先赴海外進修
馮康接受本報查詢時強調,由於該手術甚複雜,且本港的個案太少,有必要先到外國進修以求「工多藝熟」,其他曾做此手術的公院心臟科醫生都會先到美國等地進修一年,「不是每個人都識得做所有事,若(醫生)不了解自己的限制,很容易影響病人安全」。
馮康又說,由海外專家及本地醫生組成的調查委員會審視余操刀的11宗病人個案報告,其中有一宗涉及相關心瓣微創介入手術,另外有4宗屬於左心耳的微創介入手術,手術都是在2012年進行。
余卓文昨晚發聲明指出,自己完全根據相關指引進行最新介入治療手術,包括左心耳封閉手術及導管心瓣手術,符合受訓要求。他又質疑,自2月起已被禁止做心導管室中心內所有手術,而非只是複雜治療介入手術。
威爾斯內科及藥物治療部主管周振中昨否認未審先判,強調早在2月1日會面已提出可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批評余卓文扭曲事實,他未曾提出投訴後才作獨立調查,指余「睜大眼講大話」。
周振中:余睜開眼講大話
有私家心臟科醫生指出,患有「主動脈心瓣過窄」等心瓣疾病的,多數是較年長人士,做傳統「開胸」手術風險較高,若有微創手術則可減低死亡風險,但此技術程序複雜,較通波仔風險一定較高。醫院在處理首幾宗手術個案會聘請海外專家參與,是否要到海外受訓則是個人選擇。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