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空襲敘利亞Q & A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7日 06:35
2013年08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Q﹕空襲前有什麼部署?

A﹕以1999年科索沃空襲為例,美軍有一個航母戰鬥群,英法也派戰艦戰機支援,確保可以出動戰斧巡航導彈打擊目標;戰爭前期北約兵力分散在意大利、德國和亞得里亞海水域,使對手難以防範,又使對手難以集中力量反擊;在利比亞戰事前,美英等國特種部隊秘密潛入利比亞境內,除了與利比亞反對派建立聯繫和指導訓練外,還偵察重要目標,而便為戰斧導彈進行精確定位;美英法等國還運用近90顆間諜衛星,全天候偵察利比亞,為空襲提供情報支援。


Q﹕行動有什麼軍事風險?

A﹕敘利亞防空系統在俄羅斯軍備協助下甚為精良,絕對有能力擊落入侵戰機,實力與科索沃和利比亞等均不可同日而語。此外,空襲有可能誤中平民,變成敘政府的宣傳工具;襲擊也可能令化武外露,被恐怖分子取得。


Q﹕行動有什麼政治風險?

A﹕西方若堅決繞過聯合國發動空襲,勢引起中俄等國不滿,令各國更難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共識。軍事行動還可能觸發親敘者報復,甚至發動恐怖襲擊回應;此外,恐怖分子的如意算盤是敘利亞局勢愈亂愈好,以從中圖利,若西方加強打擊敘利亞政府,將對恐怖分子有利。


Q﹕美國趟敘國渾水背後有何盤算?

A﹕前總統克林頓1998年下令空襲蓋達在蘇丹與阿富汗的據點,以及1999年空襲科索沃,都被指是為了分散外界對其與前白宮見習生萊溫斯基有染等醜聞的注意力。如今奧巴馬第二任期醜聞不絕,包括去年班加西美國使館遇襲事件被指後知後覺和隱瞞事實,國稅局又涉嫌針對保守派組織,國安局早前又被揭大規模監控國民,惹起國內外猛烈抨擊,現時展開軍事行動,或有利轉移視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