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輝﹕詭異和被利用的「沉默大多數」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9日 06:35
2013年08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社會多了一個流行的詞,叫做「沉默大多數」。按定義,這個「沉默大多數」,理應就是寂靜無聲。既云沉默,至少理論上難以驗證,但有趣是,政壇不分左中右派也都喜歡將之掛在嘴裏。


例如,最近「幫港出聲」就號稱要團結「敢怒不敢言」的「沉默大多數」反對佔領中環;之前,吳克儉也說過「沉默大多數」其實是支持國教科的;而梁振英更不在話下,他多番提出警告,香港正遭少數人騎劫,呼喚「沉默大多數」發聲,云云。


對於佔中,坦白說,我也不知道傳說中的「沉默大多數」具體有什麼看法,是部分抑或全面反對(或支持)?在什麼條件下會支持和反對?又或是,更多人根本搞不清楚佔中的意義,這又何來表態呢?等等。凡此種種,都需要詳細的社會調查和深入的民間討論。


然而,我最不耐煩的是,有些人卻急急認為,「沉默大多數」都是支持自己的。而在這幫人的嘴裏,「沉默大多數」的「沉默」兩字幾乎毫無意義,因為他們只想急就章的據為己用,將「沉默」都看成是給自己的掌聲,完全是一種政治幻聽。


當然,此等據為己用,也是對沉默大眾的侮辱。


另一邊廂,「沉默大多數」也遭政治狂熱分子批評撻伐。什麼「沉默大多數」就是助紂為虐,是「靜靜地與施暴者合作」,是梁振英的同謀共犯等激憤說法,也是過早地將「沉默大多數」視為自己的敵人。這其實也是建制派的鏡像倒影,分別在於,一方視之為粉絲,另一方則視為敵人。


我想說,所謂「沉默大多數」,他們既非敵人也非粉絲,而是在這個權威瓦解、令人六神無主的年代,給各方政客據為己用的符號修辭罷了。人們只是將之據為己用,而一個具有真正整體性的全民意志,卻未曾出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