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封刀」涉億元捐款紛爭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9日 06:35
2013年08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曾任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臟科主管的余卓文被「封刀」,據本報了解,觸發事件的遠因疑與一筆由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去年捐出的1億元研究經費、致醫學院各學系爭取捐款有關。這筆1億元研究經費是余卓文和一名骨科資深教授籌募得來,但大學作分配後,余主理的心臟科部門最後只得到500萬元。分配期間余等人一度與校方出現嚴重分歧。


另據了解,余就封刀一事,已向校董會主席鄭海泉投訴校長沈祖堯行政失當。


余投訴沈祖堯行政失當

據消息人士對本報透露,2011年余卓文與一名骨科資深教授擬好研究方向,成功向呂志和籌募1億研究經費,另獲教資會5000萬配對基金,令經費增至1.5億。中大高層知道這巨大捐款後,建議要納入基礎研究用途,除心臟科和骨科之外,再加入腦科為研究部門,余與骨科教授無奈接受建議。


2012年秋天捐款落實,中大高層召見余與骨科教授,要求成立督導委員會看管和審查1.5億元使用,但承諾捐款會批給心臟科、骨科和腦科研究之用。余與骨科教授認為此舉有違由教授負責籌募研究經費、可直接設研究基金戶口之合理期望,與中大高層因捐款一事之分歧漸見。


共1.5億經費 多個部門也可申

其後中大高層召開擴大會議,除了心臟科、骨科和腦科外,中大醫學院、語言治療、職業治療等也出席會議,專用研究經費變成「分豬肉」,連不相關部門也可申請。最終,大學決定心臟科、骨科和腦科分別獲得500萬研究經費,這數目與余卓文與骨科資深教授構思好幾千萬元研究之大計相去甚遠,加上審查撥款機制苛刻,臨牀醫生很難申請,影響余的臨牀心臟研究。據了解,心臟科、骨科和腦科3名負責人曾與中大高層就捐款問題多番理論,鬧得很不愉快。


學界﹕最終用途視乎校方捐款人協議

中文大學發言人昨回應本報表示,大學向呂志和基金提交的建議書,已表明呂志和創新醫學研究所會致力發展3個領域,包括大腦研究和創新性神經科學;運動醫學和再生科技 ;心血管發展、研究和教育。大學向3個領域各提供500萬元做種子基金,並成立由副校長(研究)領導的委員會,負責審批部門就上述3個領域提出的研究計劃及作資助。


有大學界人士表示,大學教授可自行邀請外界捐款,但最終捐款用途取決於大學與捐款人的協議,因此有可能出現教授游說外界捐款後,所得款項被校方「食夾棍」,自己卻沒有研究經費。


聯署投訴醫生料晉升

另外,消息人士說,余被封刀後,7名聯署投訴他的中大和威院心臟科醫生,料會分別獲晉升或委以重任。今年2月,新界東聯網馬上安排威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陳日新暫任心臟科主管,若余不再復職,陳可升正。負責撰寫內部稽核報告的威院心臟科副顧問醫生鄔揚正,亦有望獲提升為顧問醫生,並接管心導管介入中心主管,此職位空缺已公開招聘。


若余卓文被「踢走」,有證書可造「導管主動脈瓣植入手術」(TAVI)及「左心耳封堵術」的中大心臟科副教授林逸賢順理成章可接管這兩項目的發展,林又可繼承由余卓文籌募及管理的研究發展基金;另一中大心臟科副教授甄秉言亦會參與基金管理。而威院心臟科副顧問醫生陳堅燕或擬擔任放射影像組主管。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