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印度次季GDP增長4年最慢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31日 06:35
2013年08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正當新興市場的股匯近日得以反彈,昨晚印度公布的次季經濟增長只得4.4% ,比首季的 4.8%放緩,為2009年末季以來最慢。券商法巴表示,為防資金進一步外流,印度央行將維持偏緊的貨幣政策,預料至明年3月底止年度,經濟增長可能放緩至3.7%。過去10年,印度的經濟增長平均每年達8%。


GDP增4.4% 遠遜10年平均

隨着市場相信聯儲局下月啟動退市時機日漸逼近,新興市場各國在這個8月為堵外資撤離,可謂疲於奔命。


印度盧比匯率錄得21年來最大單月跌幅,逼使央行連環出招救亡,印尼、巴西和土耳其等國亦遇上相似情况。


不過,這片慘淡並未嚴重「感染」北亞洲貨幣,例如人民幣表現穩定,韓圜甚至成為亞洲上月最強勢主要貨幣。


截至昨日,印度盧比匯率8月暴挫8.11%,將至少是1992年3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事實上,若非印度央行屢次出招,盧比跌勢可能更慘:在其宣布為國內油企另闢美元交易窗後,盧比昨出現1986年以來最強勁的單日升幅,收復部分失地,僅僅「超前」印尼盾,避免成為單月跌勢最急的亞洲主要貨幣。惟市場始終擔心印度經濟基本面不濟,擔心22年前的國際收支危機會捲土重來。


法巴唱淡 「明年或見3.7%」

其他亞太新興國貨幣情况亦慘淡,印尼盾、菲律賓披索、泰銖和馬來西亞令吉分別下跌8.29%、2.53%、2.8%和1.1%。上述數據反映,儲局退市疑雲帶來的國際資金撤出潮如何衝擊新興市場,後者多受困經常帳赤字擴大,以及經濟增長放緩(被指金融政策相對保守的菲律賓例外),令投資者進一步撤離,促使其幣值貶勢難收。


不過,以上亞洲市場的貨幣危機不但未擴散至全球層面,甚至對鄰近經濟體影響亦微,尤其韓圜匯率同期錄得1.19%升幅,是亞洲11種交易最多的貨幣中表現最佳者,淨計過去一周便升了近0.6%。現代期貨貨幣分析師Lee Dae Ho稱,對比其他新興國家,韓國經濟基本因素相對硬淨,促使外國投資者將資金投放在韓國股市和韓圜資產,但交易商仍會等到儲局下月對退市策略出台後,才會大手買入。


亞洲危機未擴散 韓圜8月升逾1%

韓央行行長玄旿錫周二接受彭博專訪時便說,預期本年經常帳盈餘將比去年為高,將對韓圜匯率構成進一步的上升壓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