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企反腐力度空前 或成改革「試刀石」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01日 06:35
2013年09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多名省部級官員遭查後,中國新一屆領導層的反腐風暴繼續擴散。中石油兩天四高管落馬,顯示當局在國企領域反腐敗的決心。


除了對腐敗案件的查處,中國高層近期也釋放了通過減少政府干預加強監管力度、根除國企腐敗制度性土壤的信號。這意味着,國企這塊政府與市場之間的中間地帶,將成為官方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反腐敗等一系列改革的「試刀石」。


央企打虎醞釀多時

國資委27日公布,中石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華林、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長慶油田分公司總經理冉新權、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總地質師兼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王道富等3人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這是中石油連續第二天爆出高管出事的消息。監察部26日宣布,候補中央委員、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永春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兩天四高管被查的局面讓各方大感訝異。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圍繞着中石油業務領域的調查早已展開,相關方面進駐中石油進行審計調查已經有一段時間,只是高層最近才下決心。


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日前告誡各級領導幹部,中石油正面臨着嚴峻的困難和挑戰,要不走「邪路」,不闖「紅燈」,不吃「禁果」的要求。他特別強調,稱中央要求確保企業大局穩定。


這意味着,在出手打老虎後,一些曾經被壓下的事情以及圍繞着老虎的「蒼蠅」料將逐漸被翻出,圍繞着中石油的相關調查還會繼續發酵。


政企難分孕育腐敗

政企模糊是國企腐敗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從國企內部來說,由於行政級別的存在,現代企業制度難以推行。在高管長期缺乏有效監管和制衡的情况下,容易出現權力尋租。


從整個行政體系來看,一些國企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政府機構、官員的後院甚至於孕育腐敗的土壤。


在關係曖昧的情况下,部分國企當下的盈利幾乎完全依賴於政府補貼或者基於其他行政命令的利益輸送。當「要補貼」成為核心競爭力,所謂的市場競爭、企業管理自然無從談起,能通過各種手段疏通與官員關係成為「重要」業務。


這樣的格局下,要從制度上預防腐敗,明晰政府與國企之間的關係,切斷之前的灰色地帶,將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改革或將試刀國企

中央政治局會議近日審議通過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要求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要進一步推行由事後監督到當期監督、由境內監督延伸到境外監督的有效做法,建設「陽光央企」,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這一系列的政策部署,透露了官方的改革思路,即將國企領域作為政府轉變職能,理順與市場關係的「試刀石」。通過這一改革,一方面能夠讓國企更多專注用市場競爭來實現國資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政府與國企防火牆的建立,也將大大壓縮官員腐敗的「迴旋餘地」。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