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非壽險見頂 壽險業回升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02日 06:35
2013年09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業績期到了尾聲,保險股方面,平保(2318)是最後一家公布業績的,筆者想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首先看一看非壽險(P&C)及壽險(Life)兩類業務的趨勢。非壽險方面,筆者主要從綜合成本率(Combined Ratio)入手。綜合成本率 = 100% - 承保利潤率(Underwriting Margin);綜合成本率高,利潤率就低。太保(2601)今年上半年的綜合成本率惡化得最多,按年升3.5個百分點至97.7%。平保好一點,升2.4個百分點至95.5%。財險(2328)最好,只升1.2個百分點至93.6%。因此,財險的承保利潤只微跌2%,平保跟太保則大跌33%及的56%。可以看見,非壽險的綜合成本率從今年開始已全面回升,代表非壽險的上升周期已完結。其實,平保與太保的綜合成本率去年已開始回升,只有財險能保持改善的勢頭。


財險佳績難持續 平保較可取

壽險方面,筆者從新業務價值(VNB, Value of New Business)入手。平保最厲害,交出優於預期的14%增長,好於太保的9%(剔除精算假設改變的一次性影響)及中壽(2628)的1%。另外,平保其他的經營指標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無論是代理人效率、代理人數增長、產品結構、新業務利潤率等方面,亦好於其他對手。


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麽業績公布前後,處於行業周期到頂回落的財險股價反應超正面,上周五大升7%(3天內更升了10%),講到無得頂的平保上周五股價只微漲1%呢?就算從盈利的角度看,財險的盈利增長只有17%,跟太保、中壽及平保的107%、68%及28%亦無法比。筆者對於這個怪現象亦感到大惑不解,以下是可能的原因:雖然非壽險行業周期已完,但管理層「拍晒心口」對保持利潤率仍很有信心。相反,壽險公司的管理層相對行業比較謹慎。另外,市場或擔心平保被銀行業務拖累(資本需要及不良貸款)。


總結而言,筆者始終認為平保較可取,因以行業周期來判斷,壽險已進入見底回升的周期(雖然較緩慢),非壽險卻明顯地上升周期已完。况且,根據筆者的分析,財險的亮麗業績部分有賴於準備金儲備釋放(Reserve Release),這種做法可以撐多久呢?


股飈

gubiao388@gmail.com

逢周一、二、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