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中日兩國領導人究竟什麽時候能見面?」這曾經是6年前的話題,如今再次成為日本媒體關注的焦點。
2006年10月,剛上任(第一任)的安倍晉三首相訪問北京,成為媒體坊間議論的話題,在此之前的日本是小泉時代。小泉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訪華是2001年10月,此後5年,中日領導人就沒有再互訪,原因是「長命」的小泉「年年靖國參拜」。
其後,日本迎來維持了3年的民主黨政府。雖然2009年爆發中日釣魚台撞船事件,使中日關係一度跌到谷底,不過由於民主黨3屆首相都沒有去參拜靖國神社,兩國領導人的互訪都仍在繼續,對上一次互訪是2012年5月野田佳彥為出席中日韓3國首腦會議而訪問北京。其後中日關係因圍繞在釣魚台的衝突不斷擴大,於「九一一」後跌到1972年關係正常化以來的最低點。去年底安倍再度入主日本首相府,然而8個月過去了,中日關係並沒有出現任何轉機。
既是邦交國,又是鄰國,而且兩國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經濟關係密切,兩國領導人不互訪,顯然是不正常的現象,因此近期日本輿論開始關注安倍與習近平會晤的時間點。儘管安倍提出不設條件之下,恢復互訪,然而中國並不賣帳。政協主席俞正聲對剛訪華的日本前衆議院議長橫路孝弘開出條件,即如果日本能承認釣魚台存在爭議,並同意擱置爭議,兩國領導人互訪就能實現。
在「尖閣諸島不存在領土問題」的魔咒下,如何突圍?安倍政府試圖以「圍繞在尖閣諸島方面存在中日外交問題」來解套,不過中方能否接受?下一個觀察點將是10月在峇里島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安倍如何「主動上前與習近平握手」了。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6年10月,剛上任(第一任)的安倍晉三首相訪問北京,成為媒體坊間議論的話題,在此之前的日本是小泉時代。小泉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訪華是2001年10月,此後5年,中日領導人就沒有再互訪,原因是「長命」的小泉「年年靖國參拜」。
其後,日本迎來維持了3年的民主黨政府。雖然2009年爆發中日釣魚台撞船事件,使中日關係一度跌到谷底,不過由於民主黨3屆首相都沒有去參拜靖國神社,兩國領導人的互訪都仍在繼續,對上一次互訪是2012年5月野田佳彥為出席中日韓3國首腦會議而訪問北京。其後中日關係因圍繞在釣魚台的衝突不斷擴大,於「九一一」後跌到1972年關係正常化以來的最低點。去年底安倍再度入主日本首相府,然而8個月過去了,中日關係並沒有出現任何轉機。
既是邦交國,又是鄰國,而且兩國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經濟關係密切,兩國領導人不互訪,顯然是不正常的現象,因此近期日本輿論開始關注安倍與習近平會晤的時間點。儘管安倍提出不設條件之下,恢復互訪,然而中國並不賣帳。政協主席俞正聲對剛訪華的日本前衆議院議長橫路孝弘開出條件,即如果日本能承認釣魚台存在爭議,並同意擱置爭議,兩國領導人互訪就能實現。
在「尖閣諸島不存在領土問題」的魔咒下,如何突圍?安倍政府試圖以「圍繞在尖閣諸島方面存在中日外交問題」來解套,不過中方能否接受?下一個觀察點將是10月在峇里島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安倍如何「主動上前與習近平握手」了。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