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穗新跑道明年建成 挑戰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02日 06:35
2013年09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國際機場,是港人引以為傲的國際名片,大嶼山的機場島每年見證幾千萬人與香港的故事。香港機場運輸量曾超過國內逾百個機場數量總和,但近年珠三角民用機場崛起,尤其是廣州白雲機場顯現國際化野心,香港機場倍感壓力。有廣東學者透露,廣東省內9個機場正在統籌規劃,香港或會錯失發展良機。但亦有分析指認為,香港的國際航線優勢難被超越,沒必要被珠三角發展打亂節奏。


中山大學港珠澳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透露,廣東正在編製省內民用機場發展規劃,預計今年10月將完成規劃預計分兩期,一期將於2020年完成,白雲機場第三跑道明年建成,2016年第三航站樓投入使用,白雲機場設計容量將較現時翻一番至1億人。深圳寶安機場、粵西國際機場列為區域性樞紐,另外還有6個支線機場,部分將由軍用改為民用。二期則屬長期規劃,約至2030年完成,將在這9個機場基礎上增添若干新機場。


軍機場改民用 2030年再增新機場

除加速機場設施建設,白雲機場的國際航線也緊追香港機場。據廣州白雲機場去年年報,去年全年新增10條國際航線,總數增至113條。南航(1055)自2009年起展開「走出去」策略,澳歐亞全面開花。


相較之下,香港機場擴建遇到瓶頸。根據瑞銀報告,目前香港機場已經飽和,使用率高達102%,年旅客容量為5500萬。早前機管局總裁許漢忠表示,第三跑道環評報告將於年底提交,預計最快2022年完成建設。


鄭天祥認為,香港建設第三跑道的進度緩慢,只能眼見機場達至飽和發展受限,「很可惜」。「以貨運為例,白雲機場的國際航線,有很多貨運航線,隨着內地貨品出口增加,物流公司會更偏好與內地機場合作,減少陸路運輸至香港的成本。」他建議香港增加與內地合作,如將部分內地航線轉到深圳,香港重點飛國際線,以解決場地限制。


港待第三跑道建成時 料又將飽和

民航局前局長樂鞏南建議考慮在港建設第二機場,因為按照現時吞吐量增速,第三跑道建成時,機場又接近飽和。但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羅祥國認為,不應過度憂慮珠三角的發展。他認為,根據現有資源,盡快建成第三跑道是機管局唯一可以做的事,「在擴建速度方面,香港是民主社會,要給時間讓市民討論,建設速度一定比不上內地」。但他認為香港機場軟硬件都較白雲機場優勝很多,未來20年來仍會是南中國最大的國際機場。


機管局在回覆本報關於機場擴建的查詢時稱,香港機場現時專注香港機場的中、長期發展計劃,並一直有與內地機場交流及進行不同形式的合作,但不會使用在內地機場轉機,因為受各地協定限制,而且令旅客感到不便。機管局短期發展計劃包括,明年年底前增建28個停機位,2015年底前提供額外20個飛機停泊位及新的機場客運廊等設施。


明報記者 魏嘉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