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即將舉行20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對外提及中國地方債務問題,並指其風險可控;同時,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表示,中國地方債問題突出,但增量在減緩。經濟師分析,今年以來,地方債問題廣受海外市場關注,預料中央領導人此舉意在G20之前,穩定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不安情緒。
財政部長﹕首先要規範發債
習近平昨天接受了俄羅斯等五國媒體聯合採訪,在表述中國經濟增長仍然處於高水平的同時,他講到「寧可主動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長遠發展問題」,並明確指出,中國「確實面臨地方政府債務、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困難」,不過,他也說這些問題都處於可控範圍之內,「有能力處理好」。
樓繼偉昨天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也表示,地方債規模可控,增量也在減緩,但確實在某些方面問題突出。他提出,防範和化解地方債風險,首先要規範發債,發行地方債只能用於建設性支出,不能用於經常性開支。
其次,要對地方債實行分類管理,公益性債務可納入地方規範的政府債務範疇,逐步用公共財政收入來償還;對平台債務,有些現金流不錯的收益型債務,要加強管理用收益來償還。
海通國際﹕欲穩定對中國經濟不安情緒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對本報指出,今年年初以來,海外市場對中國金融的穩定性,一直都很擔憂,尤其是內地的地方債問題和影子銀行問題,中央在G20之前對地方債進行說明和澄清,相信是為穩定市場不安情緒。
她認為,設置赤字和債務上限對於中國政府保持穩健的財政狀況至關重要,目前亟需去槓桿化的短期措施,債務過高的城市應當出售其地方政府資產、重組現有債務等。
財政部長﹕首先要規範發債
習近平昨天接受了俄羅斯等五國媒體聯合採訪,在表述中國經濟增長仍然處於高水平的同時,他講到「寧可主動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長遠發展問題」,並明確指出,中國「確實面臨地方政府債務、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困難」,不過,他也說這些問題都處於可控範圍之內,「有能力處理好」。
樓繼偉昨天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也表示,地方債規模可控,增量也在減緩,但確實在某些方面問題突出。他提出,防範和化解地方債風險,首先要規範發債,發行地方債只能用於建設性支出,不能用於經常性開支。
其次,要對地方債實行分類管理,公益性債務可納入地方規範的政府債務範疇,逐步用公共財政收入來償還;對平台債務,有些現金流不錯的收益型債務,要加強管理用收益來償還。
海通國際﹕欲穩定對中國經濟不安情緒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對本報指出,今年年初以來,海外市場對中國金融的穩定性,一直都很擔憂,尤其是內地的地方債問題和影子銀行問題,中央在G20之前對地方債進行說明和澄清,相信是為穩定市場不安情緒。
她認為,設置赤字和債務上限對於中國政府保持穩健的財政狀況至關重要,目前亟需去槓桿化的短期措施,債務過高的城市應當出售其地方政府資產、重組現有債務等。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