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愈來愈多時裝品牌與藝術掛鈎,有時是找來藝術家合作設計產品,有時是在店中展出藝術家的作品,為的都是將品牌upgrade到有深度的藝術層面。最近Louis Vuitton於其廣東道店舉行名為《概念的徒步》藝術展覽,展出中國藝術家高偉剛及香港藝術家伍韶勁的作品,兩人的創作都圍繞自己心目中抽象的意識形態,所以特別安排他們親自解釋每個作品的創作理念。
這個名為《概念的徒步》展覽,展出高偉剛、伍韶勁兩藝術家共14件包括油畫、裝置、錄像等不同媒體的作品。高偉剛和伍韶勁分別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成長背景迥異,但兩人都着重作品的概念,用不同媒體表現出對社會、環境、人文的看法,所以Louis Vuitton便將他倆集合,做一次中港藝術交流的展覽,對兩個藝術家來說也是個互相學習的機會。「伍韶勁的作品對光線和環境有獨特的見解,表現出來的感覺很細膩,這是我沒有的。」高偉剛說。而對伍韶勁來說,這是個很有趣的體驗:「其實應該要有更多這樣的展覽,中港藝術家才能對話、互相了解,特別是現時中港情况如此敏感、矛盾,更要有這樣的空間。我覺得我們的作品有些地方很相似,作品背後的故事是很深層的,引伸的社會議題也很大。」
中港藝術家互相交流
這次展覽着重「概念」,雖說藝術本來就是將虛無縹緲的想法呈現,但高偉剛和伍韶勁作品背後的概念卻非常複雜。例如高偉剛的作品《惡習》,他將一塊鏡子打碎,再找出相似形狀的碎片左右堆砌,雖然出來的作品並非對稱,但我們的視覺卻會將這圖形歸納為對稱圖形,這就是我們被視覺慣性欺騙的「惡習」,而事實上,經高偉剛解釋後再看這幅作品,就真的認為兩邊是對稱的,非常有趣。
而伍韶勁擅長的則是結合不同媒體呈現出他對社會、環境的看法,例如在作品《盆景》中,他將香港島240米之上仍然保有自然環境的地方以古銅薄片呈現,中間漏空的地方其實就是被高樓大廈阻隔、沒有自然風景的地方,帶出在城市持續擴張的過程中,大自然地貌不停被侵蝕的現實。「有些藝術家會為了做藝術品而做,我覺得我倆都是那種先有概念,才去找不同材料、媒體創作,全是為了呈現主題。」高偉剛說。
只期望觀眾用心感受
然而兩人的藝術品背後概念如此複雜,作品旁邊卻只有一小段字解釋,不怕觀眾不了解嗎?伍韶勁說:「所以我希望觀眾能花更多時間欣賞每個作品,它們帶給你的意思可以很大,我們沒有特別寫一大段字詳細解釋作品概念,就是想觀眾接收更自由的信息,每個人的經歷和地方之間的關係都會影響他從作品獲得什麼。」而對於高偉剛來說,他沒有期望過觀眾的反應:「當我做完一個作品,它跟我就脫離了,我做每件作品的初衷都不會只有唯一答案,別人怎麼想這個作品是他們的自由,按他們的方式來解讀或許更突破。」
對兩名藝術家來說,他們最渴望見到的,是在樓下LV購物的顧客會用心感受他們的藝術,可以從中引發些許「概念」,但試問在無時無刻擠滿人、各人只顧看新款手袋的LV店中,又有多少人會走到3樓欣賞藝術品?LV的原意大概就是要顧客在購物外,也能充實心靈,要知道品味不止是身上的名牌產品,更是那份用錢買不來的氣質。
文 官嘉盈
這個名為《概念的徒步》展覽,展出高偉剛、伍韶勁兩藝術家共14件包括油畫、裝置、錄像等不同媒體的作品。高偉剛和伍韶勁分別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成長背景迥異,但兩人都着重作品的概念,用不同媒體表現出對社會、環境、人文的看法,所以Louis Vuitton便將他倆集合,做一次中港藝術交流的展覽,對兩個藝術家來說也是個互相學習的機會。「伍韶勁的作品對光線和環境有獨特的見解,表現出來的感覺很細膩,這是我沒有的。」高偉剛說。而對伍韶勁來說,這是個很有趣的體驗:「其實應該要有更多這樣的展覽,中港藝術家才能對話、互相了解,特別是現時中港情况如此敏感、矛盾,更要有這樣的空間。我覺得我們的作品有些地方很相似,作品背後的故事是很深層的,引伸的社會議題也很大。」
中港藝術家互相交流
這次展覽着重「概念」,雖說藝術本來就是將虛無縹緲的想法呈現,但高偉剛和伍韶勁作品背後的概念卻非常複雜。例如高偉剛的作品《惡習》,他將一塊鏡子打碎,再找出相似形狀的碎片左右堆砌,雖然出來的作品並非對稱,但我們的視覺卻會將這圖形歸納為對稱圖形,這就是我們被視覺慣性欺騙的「惡習」,而事實上,經高偉剛解釋後再看這幅作品,就真的認為兩邊是對稱的,非常有趣。
而伍韶勁擅長的則是結合不同媒體呈現出他對社會、環境的看法,例如在作品《盆景》中,他將香港島240米之上仍然保有自然環境的地方以古銅薄片呈現,中間漏空的地方其實就是被高樓大廈阻隔、沒有自然風景的地方,帶出在城市持續擴張的過程中,大自然地貌不停被侵蝕的現實。「有些藝術家會為了做藝術品而做,我覺得我倆都是那種先有概念,才去找不同材料、媒體創作,全是為了呈現主題。」高偉剛說。
只期望觀眾用心感受
然而兩人的藝術品背後概念如此複雜,作品旁邊卻只有一小段字解釋,不怕觀眾不了解嗎?伍韶勁說:「所以我希望觀眾能花更多時間欣賞每個作品,它們帶給你的意思可以很大,我們沒有特別寫一大段字詳細解釋作品概念,就是想觀眾接收更自由的信息,每個人的經歷和地方之間的關係都會影響他從作品獲得什麼。」而對於高偉剛來說,他沒有期望過觀眾的反應:「當我做完一個作品,它跟我就脫離了,我做每件作品的初衷都不會只有唯一答案,別人怎麼想這個作品是他們的自由,按他們的方式來解讀或許更突破。」
對兩名藝術家來說,他們最渴望見到的,是在樓下LV購物的顧客會用心感受他們的藝術,可以從中引發些許「概念」,但試問在無時無刻擠滿人、各人只顧看新款手袋的LV店中,又有多少人會走到3樓欣賞藝術品?LV的原意大概就是要顧客在購物外,也能充實心靈,要知道品味不止是身上的名牌產品,更是那份用錢買不來的氣質。
文 官嘉盈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