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大學開課,但連環爆出的一些新聞,不約而同都被指為「大學小學化」,被嘲「勁小學雞」!先旨聲明,守時和專心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的了,因而當下的爭論,其實是處理方式的問題。
所謂小學雞,就是大學不把眼前的大學生,視作理性自主的成人來培養和教育(即能理性決定是否走堂、懂計算遲到帶來的學習損失,並承擔最終結果的自主成人),反過來,卻待之以一套充滿權威和監護人色彩的小學雞方法,要求罰企、見家長和沒收私人物品。
我並非說課堂秩序不要管,但原則是只要不影響到其他人,就盡量容許自主。否則,下一步會否是,大學生上廁所也要問准教授呢?太荒謬了吧。然而我更想說,這種小學雞化的危機,在一個變動不安的社會裏,尤其常見。看看早前通識教育爭議,就略知一二。畢竟,高中生差不多已屆公民投票年齡,但人們卻企圖叫這些準公民遠離「爭議性」。梁美芬的觀點特別顯得小學雞,她反對:
「強迫同學必須背誦一些極具爭議,甚至有政治行動性質的議題,為的是應付考試。」
先不論「極具爭議」的課題,根本無法背誦,在此,議員是把死記硬背的舊模式,跟新通識科崇尚的自由思考混淆了。遠離爭議也是遠離思考,這彷彿回到「唔使用腦」的舊學習模式,是一種退化。
然而,梁美芬所挑撥的其實是一股瀰漫於香港社會的反通識精神:不少人骨子裏就是討厭「爭議」和「政治」本身。討厭的後果是什麼?就是迴避在複雜社會的各種立場中作出思考和判斷,轉而尋求精神監護人和思想權威。
我想起,哲學家康德所說的啟蒙,那就是人類運用理性,走出自身精神的未成年狀態,放棄精神監護人,凡此,何嘗不是通識的任務?因而,反通識其實也是反啟蒙,小學雞的本意也。
所謂小學雞,就是大學不把眼前的大學生,視作理性自主的成人來培養和教育(即能理性決定是否走堂、懂計算遲到帶來的學習損失,並承擔最終結果的自主成人),反過來,卻待之以一套充滿權威和監護人色彩的小學雞方法,要求罰企、見家長和沒收私人物品。
我並非說課堂秩序不要管,但原則是只要不影響到其他人,就盡量容許自主。否則,下一步會否是,大學生上廁所也要問准教授呢?太荒謬了吧。然而我更想說,這種小學雞化的危機,在一個變動不安的社會裏,尤其常見。看看早前通識教育爭議,就略知一二。畢竟,高中生差不多已屆公民投票年齡,但人們卻企圖叫這些準公民遠離「爭議性」。梁美芬的觀點特別顯得小學雞,她反對:
「強迫同學必須背誦一些極具爭議,甚至有政治行動性質的議題,為的是應付考試。」
先不論「極具爭議」的課題,根本無法背誦,在此,議員是把死記硬背的舊模式,跟新通識科崇尚的自由思考混淆了。遠離爭議也是遠離思考,這彷彿回到「唔使用腦」的舊學習模式,是一種退化。
然而,梁美芬所挑撥的其實是一股瀰漫於香港社會的反通識精神:不少人骨子裏就是討厭「爭議」和「政治」本身。討厭的後果是什麼?就是迴避在複雜社會的各種立場中作出思考和判斷,轉而尋求精神監護人和思想權威。
我想起,哲學家康德所說的啟蒙,那就是人類運用理性,走出自身精神的未成年狀態,放棄精神監護人,凡此,何嘗不是通識的任務?因而,反通識其實也是反啟蒙,小學雞的本意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