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鴻基地產(0016)售樓受到「辣招」影響,今年6月底止全年度盈利表現受拖累。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因素後,新地基礎溢利為186.1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4.11%,為2006年公布此數據以來首次下跌,接近證券界預期下限。股東應佔溢利403.3億元,下跌6.39%。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指出,在發展投資總值達400億元兼歷來最大項目徐家匯中心同時,暫時不會再於內地大舉購地,但是肯定毋須集資。
基礎溢利06年來首跌 派息2.4元
新地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陳國威補充說,內地業務已佔新地的總資產25%。另一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估計,到2015年底時,集團在內地的租金收益將達30億元。
該集團上周在上海以217.7億元人民幣奪得徐家匯的4幅商業用地,預計整個項目所需投資達到400億元。郭炳江稱,該項目將有40%樓面安排在未來5年預售,估計可為新地回籠200億元,餘下則作長期出租。相對目前其淨負債率約13%,他相信就在徐家匯作龐大投資後,淨負債率都小於20%,因此沒有打算集資。
滬徐家匯地投資額400億 毋須集資
今年新地每股末期息派2.4元,全年股息派發率達47%。現時集團亦擬專注於上海、北京及廣州樓面面積達8000萬平方呎的發展項目,除非有好項目,暫不會再收購大地盤。
新地未來一年新訂的售樓目標只280億元,中港各佔90億及190億元,均比去年小。新鴻基地產代理執行董事周國賢稱,這主要反映內地售樓受建築進度影響,致未到售樓高峰。郭炳聯補充,集團過往對售樓的估計保守,還未計出售非核心項目的收益。在剛過去的6月底止年度,新地在中、港錄得合約銷售分別為逾220億元及約100億元。
AMTD證券部總經理鄧聲興認為,新地增加內地的業務可以理解;新地的資金成本相對較低,在內地取得更高邊際利潤的機會較高。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