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絡金融成本低 仍須博客戶信任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14日 06:35
2013年09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網絡金融是金融業發展的大趨勢,雖然銀行早已推出網上銀行服務,但創意上明顯不及科網企業經營的金融服務。例如,阿里巴巴的餘額寶,顛覆了基金產品的傳統經營手法。用戶只有1元人民幣,也可買入貨幣基金,不涉手續費,而且可以隨時進出,較傳統基金產品更靈活。


騰訊(0700)及阿里巴巴本身有平台業務和品牌效應,客戶基礎龐大,旗下淘寶、微信等網絡平台,亦有充足的人流可用作推銷渠道。隨着智能手機興起,流動網絡金融業務,更會成為趨勢。


騰訊大股東為外資 或影響發牌

不過,根據港交所(0388)資料披露,騰訊最大股東是南非投資公司Naspers,現持股33.93%。內地銀行業不准外資進入,騰訊能否獲發民營銀行牌,此為不確定因素。


瑞穗證券電訊分析員盧銘雄認為,騰訊經營銀行業,若要做存款及貸款業務,可能需要滿足資本充足比率的要求。「客戶信不信這些科網企業亦是一回事:一來怕駭客盜取帳戶資料或資金;二來若伺服器失靈,隨時會引起大混亂。」他指出,銀行有分行,客戶可親自前往查詢,但科網企業未必會開實體店。


相對而言,科網企業可在網上提供所有銀行服務,可省不少舖租及人手的成本,並可提供更優惠的產品予客戶。盧稱,內地偏遠的農村地區,未必會有銀行坐落在附近,科網企業能夠接觸這批潛在客戶是一大優勢。然而,中間處理的金額,他估計未必會很大,「可能似現在阿里巴巴的微小金融般,主要做小額理財,減低客戶及科網企業的風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