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體檢電話推銷投訴升八成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17日 06:35
2013年09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消費者委員會在今年首7個月接獲34宗與推銷體檢計劃相關投訴,較去年同期19宗急增79%。其中朱先生的投訴個案,涉及電話推銷員謊稱所屬機構與四大銀行合推優惠,只需1740元便可購買6種癌症腫瘤測試體檢,朱先生受吸引並即以信用卡授權付款,豈料之後揭發所屬銀行從未與該機構合作;朱先生要求取消交易不果,價錢更一加再加,終在3年間以信用卡支付31,320元,較初時價錢高出17倍。


謊稱與銀行合作 價錢一直變

朱先生在09年首次收到相關推銷電話,其後他雖主動致電所屬銀行,揭發推銷員有不實聲稱,但因當時已提供信用卡資料,交易無法取消,推銷員隨後更將體檢計劃價格提升至5220元,朱先生無奈下再簽署付款。朱數月後再收到推銷來電,指5220元實為其中1項癌症腫瘤測試的價格,做足6項就要付6倍價錢、即31,320元,分3年供款即2012年可清還,朱先生無奈下又再簽署。


朱先生去年滿以為計劃將供滿,主動致電機構查詢時,對方指他尚欠1年供款,朱感不滿終向消委會求助,調停後該機構始願跟他終止合約,據悉朱亦曾享用部分服務。


另一投訴個案余小姐收到自稱「防癌協會」來電,稱為被抽中的信用卡客戶提供優惠,以6090元購買3款檢驗服務,她其後收到詳細資料,卻發現提供服務為另一不知名醫療中心,求證後發現防癌協會從未提供相關服務,幸在消委會協助調停下,余終能退回所有費用。


消委會﹕或違商品例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指出,個案中的推銷員多為按成功個案掙取佣金的中介公司員工,質疑他們為此作出過分進取甚至失實聲稱;而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今年7月生效後,此類聲稱已可能觸犯「虛假商品說明」或「誤導性遺漏」罪行。許續指出,電話推銷騙案層出不窮,消費者應保持警覺,「俗語有云『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若發現着數太誇張就應防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