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署理財政司司長陳家強表示,市場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局在9月退市但沒有發生,是市場意料之外,這意味接下來的風險和不明朗因素增加,未來一段時間市場會波動,長期風險存在,日後隨着美國開始退市,風險便會增加。
陳家強今天(9月19日)會見傳媒時說,聯儲局看到美國經濟數據的復蘇勢頭不太明朗,所以暫不縮小買債規模,原因可以理解。同時,量化寬鬆規模大,在退出量寬時如何清楚向市場發出正確信息,讓市場有合理準備,是困難的,所以未來的不明朗因素增加了。
香港一直對量寬保持警戒,因為量寬本身為全球市場,尤其是香港樓市,帶來風險。這次雖然不是大事,只是可能遲點才開始減少買債規模,但已引起市場關注,因此對風險的戒備之心更加不能鬆懈。他指出,現在全球市場不明朗,由美國退市引起的風險因素增加。
他說,市場通常會過分反應,所以市場已反映聯儲局6月時發出的一些信息。而新興市場過去亦有作出反應,表現出市場的心理頗脆弱,和對美國利率的敏感性。市場在未來一段時期會波動,因為退市規模較小,可能短期利好新興市場,但長期風險存在,日後隨着美國開展退市進程,風險便會增加。
在樓市「辣招」方面, 陳家強說,政府一直推出所謂樓市的「辣招」,是就樓市做的需求管理措施,政府一直認為外圍因素的風險大,大家需要高度戒備,不能掉以輕心。現在看到的情況,更加印證了美國為全球市場帶來的不明朗因素繼續存在,所以香港更加不能鬆懈,目前來說,兩項「辣招」其實是兩項條例法案,對市場有冷卻作用,有效地抗衡一些由量寬帶來的市場亢奮因素。
陳家強說,希望立法會盡早審議這兩項條例草案,早些通過這兩項草案。他表示知道其中一項草案即將進入逐條審議的階段,亦希望另一項草案盡快開始逐條審議:並重申政府非常關注風險因素,希望兩項條例草案可以盡早生效。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