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讀樂樂﹕哈利波特「參考作」?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25日 06:35
2013年09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書名﹕Wizard's Hall

作者﹕Jane Yolen

出版社﹕Harcourt, USA

適讀年齡﹕7至10歲

羅琳的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在1997年推出時一鳴驚人,其後引起全球轟動。當年有一位年邁的美國女作者,叫Jane Yolen,心情卻是無比複雜:怎麼哈利波特的故事跟自己數年前寫的兒童小說Wizard's Hall那麽相似?


兩個故事的主人翁,都是一名準備上魔法學校的11歲男孩,甚至連名字也出奇地相似,一個Harry,一個是Henry。兩個男孩的臉上都有某種特殊標記,Harry的額上是一道閃電形狀的疤,Henry鼻上的胎印像一抹總抹不掉的塗抹。除了角色設定相似以外,故事情節也有許多雷同之處。Harry和Henry在魔法學校裏都要上諸如學習變形和施咒語的課。兩個故事中都出現了能夠移動和發聲的圖片。最後,故事裏的大反派都是一個誓要復仇的邪惡巫師,兩所魔法學校同樣地要面對巨大魔獸的襲擊,故事的結局,當然就是男孩施展魔法把邪惡的力量降服。


純屬巧合?還是抄襲?眾說紛紜,留待讀者自行判斷。


Wizard's Hall的故事淺白易懂,情節相對簡單,採取了平鋪直述的敘事手法,適合初小讀者閱讀。Henry是第113名入讀魔法學校的學生,老師對他寄望甚殷,因為有關校園即將面臨危機的提示咒語中,就提到113這個數字,但卻無人知道該如何對抗危機。而魔法需要以詠唱方式來施咒,Henry卻是個徹底的音癡,完全沒法以正確的音調詠唱咒文,如斯重大的責任又如何由他來承擔?


強調努力 適合初小生閱讀

全書引人入勝之處,就是作者早已設定主人翁Henry是個沒有多大魔法天分的男孩,他最後如何成為對抗邪惡力量的必要人物,便成為讀者追看下去的理由;也是因為這個設定,作者在整個故事中不停在強調就算沒有天分,只要肯努力去嘗試就行了,最重要是嘗試。故事主題非常明確,You must always try your best這句話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卻有流於說教之嫌。


Harry Potter的對象是高小至初中,細膩的角色塑造,複雜的人物關係,跌宕的情節構思,懸疑的佈局伏線,精緻的環境描寫,就連成年人讀者也會被那種真實感吸引住,故事中有關愛情、友誼、信任、勇氣等主題,都是透過角色的經歷來展示,以情節來帶動,沒有半點說教意味。


如果孩子年紀還小,又喜歡看魔法故事,Wizard's Hall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Aman Chiu

作者為牛津大學出版社英語教科書作者、朗文英漢辭典編纂者等,著有《踢走港式英語小辭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