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女兒13歲,高160厘米,重120磅,我覺得正常,而且她剛來經,還會長高;但與相若高度的同學相比,別人大約在90至100磅左右,所以她常嚷着要減肥,偷偷不吃早午餐,晚餐則拒食肉類或較油膩的餸菜,但難抵甜品誘惑。我非常擔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但她堅持吃素也健康,如何幫她平衡膳食呢?
首先,應參考學童健康保健服務所記錄的身高別體重圖表,根據孩子的身高,找出對應的體重中位,以客觀標準來評估她是否過重或過輕。只要體重在中位數的80至120%之間,均可視為理想體重。這小女孩13歲,身高160厘米,體重中位數為49.5公斤,即介乎39.6至59.4公斤可視為理想水平,沒有減肥的必要。以這個作標準,就能夠先減少母女間感情的摩擦,再展開對青少年體重和飲食的種種問題探討,會容易得多。
青少年正處於發育階段,均衡飲食和足夠營養非常重要,尤其對鈣質和鐵質的需求會增加。有規律的生活飲食規律和少吃多餐,均有助控制食量和體重。
減早餐礙學習 減午餐更招胖
有研究指出,不吃早餐或會影響集中力,對學習有負面影響;少吃一餐,如午餐,所引起的飢餓感,亦可能增加稍後進食時的食量或攝取量,結果反而更易肥胖。
一般來說,12至18歲的青年人,每日需要五穀類3至6碗,蔬菜類6至8両,水果2份,肉類(包括肉魚蛋豆等)5至6両,奶類2杯。若大致上能做到這個標準,就不會過胖或過輕了。
勿訓示孩子 重交流討論
爸媽宜以科學化的理據和孩子討論,把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而非「你要聽媽媽指示」來訓示年輕人,孩子可以加上自己的意見,藉互相討論得出來的結論,會較容易接受和實行。例如,孩子若希望控制體重,就應減少進食高脂和高糖的食物,因為煎、炸、油膩和高糖分甜品只能為身體提供「空洞」的熱量,並無額外的營養素。而高鹽分或醃製食物如罐頭、即食麵、薯片等,亦會增加人體鈣質的流失,影響骨骼成長。
素食需注意蛋白質鈣鐵攝取
若想以素食為主,就要特別留意蛋白質、鈣質和鐵質的攝取。在餐單中加入奶類和蛋類,並以黃豆類食品代替肉類,配以果仁和種子類食物,以補充蛋白質。多吃深綠色蔬菜及水果亦可提升鐵質的吸收。若這女孩喜歡吃甜品,那她就要學會聰明地選擇,留意食材用料和分量才行,例如以水果代替,減少糖分和熱量的吸收。
爸媽和孩子就食物、進餐的安排建立共識,爸媽變成協助孩子去達到合理目標,事情就好辦得多了。例如不妨嘗試在每類食物中選擇不同的食材配搭,以增加孩子的食慾和新鮮感,助她攝取各種營養素。若爸媽、子女對飲食健康方面存疑,亦可個別諮詢營養師,以更貼近個人需要。
資料提供﹕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營養師黃綺雯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