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特首普選風險低於原地踏步 中央應信任港人的理性選擇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28日 06:35
2013年09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七月中旬,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首次到訪立法會之後,繃緊的政改討論氛圍一度紓緩,連個別親北京鷹派人物也降低調門,認為特首普選不應篩走民主派人士;不過,近日北京對美英干預內政的批判,卻使政改討論再泛起肅殺之氣,鷹派言論再次出籠,甚至有「不惜原地踏步」,云云。我們不知道鷹派人物的言論是否反映中央取態,然而,我們身處香港,了解港情,我們認為有人把特首普選視為「政權保衛戰」、香港被外國勢力控制之說,是無限上綱和純屬臆測。就港人而言,對於特首普選,其實只要中央在兩個問題上準確總結和研判,作出正確選擇,香港才有機會擺脫政治困擾,走出管治困局。這兩個問題是:


(1)香港如何可以有效管治?

(2)設若民主派參選甚至當選特首,香港就一定出事?

普選特首有3關卡

港人中央建制派把守

香港如何可以有效管治,是現實問題。回歸以來,先後有3名特首,董建華和曾蔭權到後期都出現管治失效情况,現在特首梁振英的處境更艱困,因為去年特首選舉導致建制陣營分裂,使梁振英政府甫開局即舉步維艱,連董建華曾蔭權享有的短暫政治蜜月期,也不可得。


香港管治困局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政治體制畸形,行政立法關係處於扞格狀態,議會黨派林立,政府政策很難獲得足夠支持和通過;另一點是特首由小圈子產生,認受性極低,特首很難訴諸民意來反制議會。


近年,港人對大小事務,立場先行,難有共識,不過,關於特首普選,若方案在立法會未能得到三分之二議員通過,政制原地踏步,則港人都知道無論誰做特首,都難以實施有效管治,處境較諸歷任特首,將會更為艱困。這一點,即使連親北京的鷹派人士也認同。這個跨黨派、跨界別的共識,說明今次政改觸及有效管治,並非假設、臆測,而是現實問題。這個問題,只有特首普選符合普及而平等原則,不刻意篩走任何參選者,讓選民按自由意志以一人一票行使公民權利,則這樣選出來有認受性、背負民意託付的特首,才有望扭轉管治困局。


至於第二個問題:民主派參選甚至當選特首,香港就一定會出事?可以肯定地說,若無不合理篩選,最終應該有民主派人士參與競逐特首大位,也有可能當選,所以,對於中央耿耿於懷的「不能接受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特首」,毋須諱言存在一定風險。問題是這個風險有多大、是否可控,和風險與香港有效管治應該怎樣衡量。可以分3方面討論。


首先,絕大多數港人都知道與中央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若一名候選人,往績以對抗中央為能事,或是在競選時以對抗中央為號召,這樣的候選人放在政治現實去檢視,當選機率肯定極低。設若這樣的候選人竟然勝選,意味着全港大部分市民與中央對抗,實質上是一國兩制出了問題,屆時不單中央,港人也要重新檢視香港的政治地位了。以港人歷來的務實取態,認為會出現「全港市民與中央對抗」的極壞狀况,我們認為是杞人憂天。


其次,中央對特首有實質任命權,若不放心,中央可以尋求撤換特首的權力,只要提出確切證據,證明特首有對抗中央的行為,損害了香港整體利益,則循一定合法公開程序處理,中央可以撤去特首的職務,另行補選接替。


第三,若普選特首之後,現行體制不變,特首仍然要靠執政聯盟支持施政,只要聯盟足夠穩定和強固,則實際上他們對特首也起到監察作用,若特首與中央對抗,違背香港利益,相信執政聯盟會發揮力量,要求特首匡正、甚或迫這樣的特首下台。


上述這3點,實際上是3道關卡,分別由港人、中央和建制陣營(也是港人)把守,說明即使普選特首從中央的角度看有一定風險,但是客觀分析,風險不高,因為:

(1) 要有與中央對抗的人出選;

(2) 競選時,以對抗中央為訴求,然後大多數選民投票給這樣的候選人,使其當選,這樣的機率太低了;

(3) 一旦當選後的特首暴露真面目,相信港人也會群起反對,而在這樣的情况下,還有中央和建制陣營把關,安全系數應該足以使人放心,即使民主派人士當選特首,也不會出事。


政制原地踏步無真普選

香港社會激化風險更高

這3點,關鍵在港人,這就觸及中央處理香港問題和事務的最深層一點,就是:中央是否信任港人。若信任港人,讓港人在選舉時把關,相信會出現以下結果:港人選出不會與中央對抗的人當特首,中央兌現了普選承諾,扭轉治港困局。所以,以特首普選風險之低,相比於政制原地踏步的無法管治局面,我們堅信符合普及平等原則的特首普選,是正確的理性選擇。


其實,若客觀仔細分析,政制原地踏步,可見的風險遠高於普選特首。因為現在民情指數已經到了臨界點,若無特首普選,屆時社會更激化,更多人投入反建制行列,對經濟、社會、民生的衝擊和影響,難以估計。我們認為,與有特首普選相比,香港無普選特首而出現動亂的機會更大。所以,若以「風險」多少作為抉擇準則,絕不能忽略政制原地踏步的風險,只要對事態作理性客觀評估,不難做出符合香港利益的選擇,而只要信任香港人,真正讓港人普選特首,就會發現所謂憂疑之處,都是虛妄、偏離香港實際的臆測。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