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殤之柱之父﹕篩選制如墮中世紀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28日 21:35
2013年09月28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創作「國殤之柱」的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ot)自2008年被拒入境,前日成功訪港。這名外國人接受訪問時亦不吝嗇評論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指篩選候選人的普選制度猶如重返中世紀黑暗時代(Dark Middle Age),港人「搖旗仔」爭民主方式並不足夠,他支持港人用公民抗命方式,如佔領中環行動,因可取得世界關注。


高志活在2008年北京奧運前夕發起「橙色運動」,在代表中國的紅色裏,加入象徵民主的黃色,以喚起世界對中國人權發展的關注,但換來被拒入境,未能親睹國殤之柱髹成橙色。


「橙色運動」望喚人權關注

高志活對上一次來港為2005年世貿會議期間,前日終再能入境,昨往香港大學檢查國殤之柱狀况,笑言橙色與國殤之柱也算相襯。他指中國經濟、言論自由有改善,但仍是中共掌控一切,「雖然方向正確,但與民主仍有很大距離」。不過,他仍相信香港會是中國首個有民主的地方。


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未出,社會先要在提名機制爭論的狹縫覓共識,高志活一聞「篩選」即嘆「就像伊朗民主」。對這位丹麥藝術家來說,設篩選民主猶如電影情節,更是重返中世紀黑暗時代(Dark Middle Age)的劇情,「就像有個神由不知天堂還是地獄來,說要找出合適的人」,「這是中國模式(Chinese style),但我不認為這應該是香港模式(Hong Kong style)!」


「港人不爭取會像內地」

對於佔領中環運動提出以公民抗命爭普選,高志活說港人爭取民主廿多年,單靠「搖旗仔」爭取民主並不足夠(That's not enough to go with a little flag) 」,着港人要為自己爭取,否則會像中國一樣(end like China),「你有能力保障自己的權利,我想香港人是明白這個的。」


高志活說,他支持內地異見人士劉曉波、艾未未,無奈道﹕「中國可能不太喜歡我。」


明報記者 梁卓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