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人為兒子學業 赴台創公關公司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2日 21:35
2013年10月02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除了AP咖啡館的幾位年輕老闆跨越台灣海峽追夢,20多年前移居台灣的港人梁吳蓓琳,也憑着過去在香港練就的高效和才幹,成功在當地為事業打出一片天。不過她當初決定在台灣落地生根,並非出於事業考慮,而是為了讓下一代擁有更好的成長環境。


1980年代因丈夫被公司派到台灣出差,梁吳蓓琳於是隨丈夫遷居台灣。離港前她在國泰任職,後來於台北希爾頓酒店任公關經理。


讓兒子有更好成長環境 稱港壓力太大

梁吳蓓琳憶述,本以為在台灣只會停留幾年,「殊不知就一直住了下來﹗」她笑說,當初決定不再回港,其實是為了兩名兒子的成長着想,「香港太大壓力了,爭學位也太辛苦」。


決定留居台灣後,梁後來於1989年自立門戶,創立達豐公關公司。她發現,台灣許多本土的公關公司,思維上都傾向看短線,一些跨國企業進入台灣後,都感到無所適從。「對成功的企業而言,建立良好的企業印象十分重要,這是一項長期的大工程。」但這種觀念在台灣的公關行業並不普遍,當地公關公司通常把一個項目完成後,便算了事,而積效往往只以企業客戶可獲得多少見報機會來衡量,即使報道可能屬負面。


逾八成客為國際企業 無意擴大規模

看準市場上這重「落差」,梁吳蓓琳發揮在港累積的經驗和眼界,成功為公司爭取不少知名外國企業客戶,包括空中巴士(Airbus)、惠普、飛利浦、Estee Lauder、Calvin Klein等,梁說公司目前逾八成客戶均為國際企業。此外,公司更獲美國跨國公關公司Burson Marsteller邀請,成為其台灣的唯一聯盟伙伴。


梁吳蓓琳在台灣贏得事業上的成功,但她並不考慮再大幅擴展公司規模,希望為自己保留一點空間。「在香港,我習慣走得很快,雖然在這邊我也走得快,但其他人都比我慢,那我是不是可以放慢腳步呢?」她說,即使退休後,也決定留在台灣生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