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周一跌347點,收報22,859點,成交金額532億元。表面看,環球股市周一受壓的主因是美國政府可能關閉,但以幅度計,亞太區股市跌幅大於歐美,延續9月下旬起的弱勢。美國黨爭或許只是一個借口,實際上,外資或已再度流出亞太區。匯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終值遠遜初值及預期,或許全城期待的中國經濟復蘇,將再一次令市場失望。
民主共和兩黨未能就撥款議案達成協議,政府部門局部關閉,估計會拖累第四季經濟增長1.4個百分點。歐美股市終於對兩黨爭拗有所反應,但沽壓仍然溫和,跟去年總統奧巴馬連任後,面對財政懸崖時的跌幅仍相差很遠。
美政府關門 影響未必太大
美國政府部門關閉並非新鮮事,1995年12月15日至96年1月6日就曾經試過,其間標普500指數仍升0.1%,1995年11月13日到19日關門期間,更錄得1.3%升幅,對股市的影響實際上相當有限。至於焦點所在的債務上限,自1960年以來,美國國會已經79次提高,平均每8個月提高一次,單是奧巴馬任期內亦已達4次之多,可說駕輕就熟。再者,政府關門已為共和黨帶來相當大政治壓力,若冒違約風險再跟奧巴馬周旋到底,對其支持度以至政治捐款會帶來重大打擊。政府可以關門,但債務上限最終必定會有驚無險。
美國政府關門,亞太區股市反而跌得最傷,包括日本、泰國、菲律賓、印尼和印度前天均跌逾2%,由9月19日高位起計,區內股市跑輸歐美的幅度就更為明顯。本欄早前已指出,新興市場因退市、美敘戰爭陰霾引發的金融危機已完結,但通脹上升帶來的加息壓力和流動性趨緊,卻會對明年經濟增長構成持續影響。例如泰國SET指數98年9月跌至207點,99年6月卻已升了1.6倍至545點,但其後一年卻反覆下滑失守300點水平。
匯豐PMI終值低 9月下旬增長弱
人民幣並沒有貶值,暫不存在通脹上升而收緊貨幣政策的壓力,但即使如此,經濟復蘇亦不一定能持續。近月的回暖,先是暫停改革,不再為中國經濟減動力,然後微刺激來穩住增長,但在每年數以十萬億元計的固定資產投資上,微刺激只能帶來短暫輕微效果。周一公布的匯豐中國製造業PMI終值嚇了市場一跳,由初值的51.2向下大幅修訂至50.2,僅略高於8月的50.1,按月計幾乎無改善。怎麼可能相差這麼多?高盛就認為,兩組數字差距,反映9月下旬增長明顯轉弱,這與同期的股市表現亦相當脗合。
走勢上,恒指跌穿20天線,國指更已逼近6月低位延伸出的上升軌,似乎已轉勢,但估計還是維持上落市格局,而資金會繼續炒股不炒市,新型消費、新經濟等概念股料受追捧,周一內地創業板指數便又新高了。以圖論勢,指數逐漸拋離上升軌,升勢愈來愈急勁,但指數市盈率已達40、50倍,這就是100隻成分股的一般估值,而世上又是否真的有哪麼多騰訊(0700)、恒安(1044),業績能持續支持這種高估值呢?
江宗仁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