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創辦人:曾經歷文革 不知什麼是苦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3日 06:35
2013年10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黃偉達在福建出生和長大。小學五年班時,他受班主任影響,開始學習二胡。升上中學之後,他當了學校的中樂團團長。因為有華僑捐了一批中樂器給學校,他負責保管,於是就多種中樂器都學懂了,包括古箏、琵琶等。在文革那10年間,他有4年在福建的鄉間耕種;有6年則在解放軍的文藝工作團內工作,勞軍表演。


「經歷過文革,我都不知什麼是辛苦!」黃偉達坦言,覺得香港社會較公平,自己才有機會白手興家,創出一番事業。當然,他更認同俗語所說的「家財萬貫,不及一技傍身」。


除了開班教授中西樂器之外,青苗亦有銷售樂器。不過,通利琴行和柏斯琴行兩大龍頭早已分別取得Yamaha和Kawai兩個日本鋼琴名牌的香港代理權。因此,青苗只好另闢蹊徑,代理澳洲品牌Weber(已被韓國公司收購)以及內地的品牌(如珠江牌等)。另一方面,它又在日本收購二手的Yamaha和Kawai鋼琴,再運來香港,以新琴的一半價錢出售。


另闢蹊徑 代理澳洲鋼琴

近年,青苗還開始邀請外國的音樂家來香港或內地舉行音樂會。去年,就邀請了曾在國際音樂比賽獲得20多個獎項的俄羅斯少女結他演奏家安娜•麗嘉芝娃來港演出。


黃偉達承認,這類音樂會還是比較冷門,觀眾不會太多。但只要與內地串連起來,一次過請對方在幾個城市演出,就有機會取得盈利。因為場數多了,對方就願意調低每場的酬勞,長途機票的費用亦較易攤分,「若只邀請對方在一個城市演出,多數會蝕。但兩個城市便有可能收支平衡,3個城市更可能開始有盈利」。


黃偉達正計劃,將來邀請這些音樂家或樂團一次過在內地和香港合共7個城市巡迴演出。他笑言,因為當年在內地讀書時學過俄文,至今還可以和俄羅斯音樂家講幾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