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昨升124點,收報22,984點,成交金額551億元。美股反彈帶動港股做好,但尾市升幅顯著收窄,未能企穩在23,000點之上。格局仍然是炒股不炒市,美國的太陽能、中國概念、科網股等多強勢,本港相關板塊亦向好,保利協鑫(3800)破頂;濠賭股續升,永利澳門(1128)急升逾5%。昨日較矚目的消息是有報道指和黃(0013)將於12至18個月內分拆屈臣氏上市,有券商指市值可達2060億元,倘落實將是重大利好,走勢亦向上突破創52周新高,應很快再成為紅底股。
港股昨日藍籌強、國企弱,資源股尤其弱勢,恒指升勢主要靠騰訊(0700)、和黃及友邦(1299)支撐。9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人指數(PMI)僅得「寸進」,由51微升至51.1,樂觀地看,5個分類指數四升一降,又連續3個月上升,增長動力雖不強但亦算穩固,不至於小陽春後就急轉直下。
內地融資拉動經濟 效用轉弱
要留意的,是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較7月份翻了一番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貨幣供應M2又上升14.7%,年初所訂立的增長13%目標,以及習李銳意打壓的影子銀行政策方向,若非不復存在便是暫時擱置。但資金到位兼政策轉向,PMI卻依然未能強勢,情况跟去年第四季和今年上半年如出一轍,即天量融資拉動經濟的效用愈來愈小,假如往後動力再度轉弱,怎麼辦?
因此,實體經濟股炒完就算,資源股乏人問津,而新型消費股見逢低收集,被反貪腐風暴打擊的醫藥股,陸續回升欲再試高位;第三季已升30%、40%的濠賭股繼續受追捧;美國瘋炒太陽能股,港股這邊的光伏上周亦開始跟隨,昨天繼續強勢;騰訊亦似醞釀整固後破頂。
長和系近日頻頻曝光,先有出售百佳,緊接有電能實業(0006)分拆港燈上市,昨日就到傳出和黃有意分拆屈臣氏在港上市,可說是一單未完,一單又來。報道指集團計畫未來12至18個月內分拆屈臣氏於香港主板上市,初步集資額介乎80億至100億美元,相當於大約624億至780億港元。瑞銀指出,按屈臣氏2014年預測EBITDA約14倍計算,市值將高達2060億元。
綜合企業多是炒折讓水平,每當出售或分拆資產提升價值便會刺激股價,瑞銀指分拆屈臣氏或可提升和黃每股資產淨值(NAV)達10至20元,現時券商估計的NAV多介乎110至130元不等,增值後折讓10%,重返紅底股之列只屬時間問題。
和黃負債率低 頻套現或有大收購
另外,和黃今年6月底止現金有971億元,銀行貸款有2341億元,股本為4016億元,以此計算,淨負債比率約為35%,相對於集團旗下業務的穩健程度,比率應屬偏低。既沒有以往因3G持續虧損而出售資產的壓力,害怕利率上升而減債的壓力亦不大,但集團卻連番出手套現,說不定會有大規模的收購跟尾。
江宗仁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