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十一黃金周,內地開始實施禁止零團費及廉價團的《旅遊法》,初步數字顯示內地來港總旅客量不跌反升。近年有港人指內地旅客過多,要求縮減自由行規模;但當年香港經濟陷入谷底,自由行對經濟復蘇功不可沒,港人應飲水思源,况且香港「打開門做生意」,隨便「落閘趕客」定會挑起嚴重的中港矛盾。只是,港人民生受影響也是確有其事,政府必須籌劃面對,必要時在受影響的民生必需品範疇落實港人優先政策,確保港人生活不受影響,港人與旅客就可和平共存,迎來更多的「黃金周」。
自由行救港於水深火熱
港人須飲水思源不忘本
零團費及強迫購物困擾中港經年,今年十一黃金周內地正式實施《旅遊法》,禁止內地旅行社辦「零團費」或不合理地低廉的旅行團。旅遊業表示,旅行團數字的確減少,但自由行則有增加,結果旅客數字仍有上升。
訪港內地客急升,的確為香港帶來各式各樣的生意機會,市面繁華非常,同時對社會民生的影響也陸續浮現。部分港人抱怨銅鑼灣旺角等購物區變成清一色的連鎖店,專門售賣受內地客歡迎的金飾、電器、藥品等,「金舖多過便利店」,地區小店統統要讓路,租金變天價,到處人頭湧湧,不少港人已明言假日根本不想踏足銅鑼灣。有人更質疑自由行旅客已經太多,超出香港承受的能力,應收縮規模云云。
內地旅客急升令民生百態出現急劇變化,確是事實,但一個地方能承受多少旅客,很難有一客觀估算,最重要的是,內地旅客不應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自由行的獨特背景,港人不應忘記。
回歸後香港經歷金融風暴及SARS來襲,經濟陷入低谷,民不聊生,港人苦思經濟出路無果,直至2003年後內地開放個人遊來港,香港經濟終於露出曙光。當得知旅客最愛購買金飾藥品,終於明瞭香港的品質監控、成熟的社會制度才是最大的資產之一,港人不再自我懷疑,重新肯定了自己的價值。
今天有些港人對內地旅客嗤之以鼻,但自由行的確是當年香港的救命草,不是天掉下來樹長出來的,而是一項人為的政策,港人要飲水思源。當年香港貧困時請求內地協助,如今經濟反彈了就關門拒客,一旦被內地解讀為過橋抽板、忘恩負義,不單會挑動兩地民眾的矛盾,內地中央及地方政府如何看待香港,也是港人不能不考慮的因素。
必需品供應受保障
港人與旅客可共存
當然,一些內地旅客的不文明行為確實叫人難以忍受,但說到底這也是一個學習與教化的過程,早年港人到外地旅遊同樣有不少不文明舉動,遭人白眼也不在少數,如今不是大有進步嗎?隨着內地當局不斷教化,期諸不文明行為將逐漸減少。
香港不應閉門趕客,但旅客處處確對港人生活構成不少影響,港人的感覺是真實存在的,中港矛盾也確實已經浮現,政府不能逃避,只能面對。
港人不會無緣無故抗拒旅客,內地客買黃金買名表港人樂見其成,中港矛盾之所以出現,最重要原因是生活必需品供應受到影響。未來港府應集中精力,確保各項港人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不受旅客影響,零雙非以保產牀港人優先、限奶令以保港嬰優先、港人港地以保港人買樓優先,就是正確的方向。一旦旅客對其他生活必需品範疇產生影響,嚴重影響民生,政府就應果斷出手。
名表名牌手袋被內地旅客搶購一空,港人不會多言半句,更樂於從中賺取差價,一旦民生必需品被搶購斷市,就不是一句「飲水思源」可以化解的。只要在各項受影響的民生必需品範疇落實港人優先政策,確保港人生活不受影響,港人與旅客自可和平共存,再多的旅客,社會也有能力承受。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自由行救港於水深火熱
港人須飲水思源不忘本
零團費及強迫購物困擾中港經年,今年十一黃金周內地正式實施《旅遊法》,禁止內地旅行社辦「零團費」或不合理地低廉的旅行團。旅遊業表示,旅行團數字的確減少,但自由行則有增加,結果旅客數字仍有上升。
訪港內地客急升,的確為香港帶來各式各樣的生意機會,市面繁華非常,同時對社會民生的影響也陸續浮現。部分港人抱怨銅鑼灣旺角等購物區變成清一色的連鎖店,專門售賣受內地客歡迎的金飾、電器、藥品等,「金舖多過便利店」,地區小店統統要讓路,租金變天價,到處人頭湧湧,不少港人已明言假日根本不想踏足銅鑼灣。有人更質疑自由行旅客已經太多,超出香港承受的能力,應收縮規模云云。
內地旅客急升令民生百態出現急劇變化,確是事實,但一個地方能承受多少旅客,很難有一客觀估算,最重要的是,內地旅客不應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自由行的獨特背景,港人不應忘記。
回歸後香港經歷金融風暴及SARS來襲,經濟陷入低谷,民不聊生,港人苦思經濟出路無果,直至2003年後內地開放個人遊來港,香港經濟終於露出曙光。當得知旅客最愛購買金飾藥品,終於明瞭香港的品質監控、成熟的社會制度才是最大的資產之一,港人不再自我懷疑,重新肯定了自己的價值。
今天有些港人對內地旅客嗤之以鼻,但自由行的確是當年香港的救命草,不是天掉下來樹長出來的,而是一項人為的政策,港人要飲水思源。當年香港貧困時請求內地協助,如今經濟反彈了就關門拒客,一旦被內地解讀為過橋抽板、忘恩負義,不單會挑動兩地民眾的矛盾,內地中央及地方政府如何看待香港,也是港人不能不考慮的因素。
必需品供應受保障
港人與旅客可共存
當然,一些內地旅客的不文明行為確實叫人難以忍受,但說到底這也是一個學習與教化的過程,早年港人到外地旅遊同樣有不少不文明舉動,遭人白眼也不在少數,如今不是大有進步嗎?隨着內地當局不斷教化,期諸不文明行為將逐漸減少。
香港不應閉門趕客,但旅客處處確對港人生活構成不少影響,港人的感覺是真實存在的,中港矛盾也確實已經浮現,政府不能逃避,只能面對。
港人不會無緣無故抗拒旅客,內地客買黃金買名表港人樂見其成,中港矛盾之所以出現,最重要原因是生活必需品供應受到影響。未來港府應集中精力,確保各項港人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不受旅客影響,零雙非以保產牀港人優先、限奶令以保港嬰優先、港人港地以保港人買樓優先,就是正確的方向。一旦旅客對其他生活必需品範疇產生影響,嚴重影響民生,政府就應果斷出手。
名表名牌手袋被內地旅客搶購一空,港人不會多言半句,更樂於從中賺取差價,一旦民生必需品被搶購斷市,就不是一句「飲水思源」可以化解的。只要在各項受影響的民生必需品範疇落實港人優先政策,確保港人生活不受影響,港人與旅客自可和平共存,再多的旅客,社會也有能力承受。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