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越南抗美名將武元甲去世,美國傳媒紛紛報道,連法國外長Laurent Fabius也放下歷史前嫌,讚揚武元甲這位「奠邊府之虎」在越南脫離法國獨立上所扮演的角色(法國有此胸襟,實因法越現已成為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法國在東亞的利益)。武元甲早年曾在中國與胡志明一起組織越僑開展革命活動,又研究過毛澤東軍事思想。他的去世,內地傳媒當然亦有報道,但官方新華社的報道,卻只是簡單敘述了他的生平,僅在文尾最後兩句,提到「1990年武元甲出席北京亞運會,為改善中越關係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國官方迄今沒有任何弔唁。
隨便翻查內地網頁或百度百科,都可發現「武元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武元甲是親華派」,但新華社所發的死訊稿件,卻完全沒有什麼「中國老朋友」的稱讚。雖然箇中原因不得而知,但中越關係近年因南海主權爭議屢起摩擦,卻是不爭的事實,近兩年越南爆發的反華示威中,有示威民眾甚至邊拿着武元甲的肖像,邊喊反華口號,遊行往中國駐河內大使館!當年的「親華派」,現在居然成了示威者搬出來反華的象徵,實是一大諷刺。
武元甲逝世 華不提「老朋友」
《紐約時報》更進一步「抽水」,聲稱武元甲這個舊敵人,晚年不僅支持與美國加強關係,還「公開警告中國在擴大影響力」。到底葫蘆裏賣什麼藥?
武元甲二戰爆發後流亡中國,1950年代越南人民軍也確實獲得中國大力支持,根據內地的說法,正是由於1969年胡志明去世,北越黨政軍大權落在黎筍等親蘇反華派手中,令武元甲等「親華派」被排擠,武元甲更於1972年被實際解除軍事指揮權。及至越南統一後,越南華僑開始受到不公平待遇,武元甲代抱不平,公開指摘黎筍。
1970年代末,中越關係嚴重惡化,武元甲曾提出要「和中國同志緩和矛盾」,結果再遭黎筍批評,最終被撤去防長職務。雖然武元甲表態反對,但越軍還是入侵柬埔寨,推翻曾獲中國支持的赤柬政權,接着中越更爆發邊境戰爭,雙方關係跌至谷底。直到1990年,武元甲作為越南政府代表,出席了在北京舉辦的亞運會,並跟中國領導人會晤,促成翌年中越關係恢復正常。
曾倡為佔領南海島嶼備戰
觀乎這些歷史,武元甲確應被列為「中國老朋友」。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追溯中越南海主權爭議,武元甲似乎也有角色。
1988年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研究院出版的刊物披露,自1975年初,北越海軍司令部就進行「解放由南(越)軍佔據的東海和西南海域各島嶼」的準備工作,1975年4月,武元甲下令要求抓緊制訂作戰計劃,時機一到就及時解放「長沙群島」(即南沙群島),「敵人(指南越軍隊)從哪個島上撤走,我們就必須立即佔領之」。中越近年就南海主權爭議不休,在北京眼中,這時候稱呼武元甲為中國老朋友,似乎未必適合。
2009年反對中資在越採礦
另外,武元甲2009年公開高調反對越南政府與中資企業合作,在國家中部高地開採鋁氧石礦,也惹來西方關注。雖然當時武元甲強調的主要理由,是他1980年代曾聽取過專家匯報,警告開採當會有巨大環境破壞風險,但由於當時已有一些越南輿論憂心中國勢力滲入,因此武元甲也被他們當成自己人。在一些越南人心目中,武元甲就是對抗強大外敵的象徵,他們高舉武元甲海報出來反華,也就不難理解了。
郭濟士
隨便翻查內地網頁或百度百科,都可發現「武元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武元甲是親華派」,但新華社所發的死訊稿件,卻完全沒有什麼「中國老朋友」的稱讚。雖然箇中原因不得而知,但中越關係近年因南海主權爭議屢起摩擦,卻是不爭的事實,近兩年越南爆發的反華示威中,有示威民眾甚至邊拿着武元甲的肖像,邊喊反華口號,遊行往中國駐河內大使館!當年的「親華派」,現在居然成了示威者搬出來反華的象徵,實是一大諷刺。
武元甲逝世 華不提「老朋友」
《紐約時報》更進一步「抽水」,聲稱武元甲這個舊敵人,晚年不僅支持與美國加強關係,還「公開警告中國在擴大影響力」。到底葫蘆裏賣什麼藥?
武元甲二戰爆發後流亡中國,1950年代越南人民軍也確實獲得中國大力支持,根據內地的說法,正是由於1969年胡志明去世,北越黨政軍大權落在黎筍等親蘇反華派手中,令武元甲等「親華派」被排擠,武元甲更於1972年被實際解除軍事指揮權。及至越南統一後,越南華僑開始受到不公平待遇,武元甲代抱不平,公開指摘黎筍。
1970年代末,中越關係嚴重惡化,武元甲曾提出要「和中國同志緩和矛盾」,結果再遭黎筍批評,最終被撤去防長職務。雖然武元甲表態反對,但越軍還是入侵柬埔寨,推翻曾獲中國支持的赤柬政權,接着中越更爆發邊境戰爭,雙方關係跌至谷底。直到1990年,武元甲作為越南政府代表,出席了在北京舉辦的亞運會,並跟中國領導人會晤,促成翌年中越關係恢復正常。
曾倡為佔領南海島嶼備戰
觀乎這些歷史,武元甲確應被列為「中國老朋友」。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追溯中越南海主權爭議,武元甲似乎也有角色。
1988年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研究院出版的刊物披露,自1975年初,北越海軍司令部就進行「解放由南(越)軍佔據的東海和西南海域各島嶼」的準備工作,1975年4月,武元甲下令要求抓緊制訂作戰計劃,時機一到就及時解放「長沙群島」(即南沙群島),「敵人(指南越軍隊)從哪個島上撤走,我們就必須立即佔領之」。中越近年就南海主權爭議不休,在北京眼中,這時候稱呼武元甲為中國老朋友,似乎未必適合。
2009年反對中資在越採礦
另外,武元甲2009年公開高調反對越南政府與中資企業合作,在國家中部高地開採鋁氧石礦,也惹來西方關注。雖然當時武元甲強調的主要理由,是他1980年代曾聽取過專家匯報,警告開採當會有巨大環境破壞風險,但由於當時已有一些越南輿論憂心中國勢力滲入,因此武元甲也被他們當成自己人。在一些越南人心目中,武元甲就是對抗強大外敵的象徵,他們高舉武元甲海報出來反華,也就不難理解了。
郭濟士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