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志森﹕反對洋人當校長的深層原因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8日 06:35
2013年10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腎科專家馬斐森獲委香港大學新任校長,引起激烈反應,前所未有。更前所未有的是,異見並非來自學生,而是鮮有對大學校政提出反對意見的資深教授,有些,更在大學高層佔有重要位置和決策權力。這種角色倒置的怪異現象,惹人側目,更令人費解。


在新校長會見港大師生校友,再由校務委員會投票通過任命的前一刻,港大的大教授們突然發難,在報章撰寫長篇文章,公開對媒體發言,盡數這位洋人教授種種不是:學術水平不足,資歷不夠,國際經驗限於非洲,對香港、中國和亞洲,根本一無所知。


在校務委員會一致通過馬斐森的委任後,醫學院外科學系主任,也是遴選委員的盧寵茂醫生,罕有地對媒體發出短訊,直指馬斐森「無知、無能、無心」,任命「是對港大以至整個香港及中國的侮辱」,這些重話,出自這位德高望重的換肝專家之口,而且更是衝着將來需要緊密合作的候任校長而來,有義無反顧豁出去的味道。港大資深教授連珠炮發齊轟新任的洋人校長,背後究竟醞釀怎麼樣的風暴,還有什麼後續發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反對理由 非常值得商榷

姑且不去猜測大教授們反對洋人校長的動機,細看他們的反對理由,非常值得商榷。就以盧教授指洋校長「無知無能無心」的「罪名」來說:「對香港,對中國,對亞洲無經驗、無認識,是為無知」「不懂中文,不能與香港以至內地社會各界溝通,是為無能」,如此說來,來自哈佛耶魯、劍橋牛津的國際知名學者,無論學術地位多高超,行政經驗多豐富,也都是無知和無能,沒有資格做港大校長?如果不揀洋人,選個黃面孔的華人好了,即使是國際知名的華人學者,他們自幼在英美接受教育,中文能力和對香港的認識都是有限公司,也未必符合盧教授提出的嚴格標準。用簡單的排除法,別無他選,港大校長,只能由香港懂中文的黃面孔華人擔任了。


不是說香港是國際都會?香港大學是國際大學嗎?原來一切都是講了就算的假話大話空話。在大教授們的眼中,港大校長的位置,對不懂國情的洋人來說,是高壓線,是禁區,不得越過雷池半步。


如果通透港情國情,人們也許明白大教授們反對洋人當校長的深層原因。日前,香港7間大學的校長齊集北京,一字排開與黨和國家領導人拍標準照,聆聽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訓話,叮囑香港高校肩負起愛國愛港、教書育人責任……


在西方,校長與政客的平起平坐,人民對學術地位崇高國子監祭酒的尊崇,與對政客的鄙夷,成強烈對比。設想一下,日後大學校長又被召上北京聽訓,領導人親切會見,對大學校長交付重要政治任務。華人校長心領神會,一聽就明,不懂中文,不認識國情,不掌握微妙中國式潛規則的洋人校長,是否很礙事,也很礙眼呢?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