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十歲的恩恩是個名副其實的「緊張大師」,每天不是擔心考試測驗﹕「死啦,如果明天考試不及格,我實死得啦」,便是惆悵老師同學會否不喜歡她﹕「死啦,昨天我沒有答對老師的提問,老師好像很失望。樂樂又好像不理睬我,難道他不再喜歡和我一起玩?」近半年來,她容易緊張的情緒更是變本加厲,終日提心吊膽,不能自控地擔心各樣大小事情,無法放鬆。
恩恩往往需要父母大量的安撫才能暫時釋懷,如果沒有大人在身邊及時安慰,便會嚎哭不止,脾氣亦容易變得暴躁。父母對於她經常誠惶誠恐,已經「見怪不怪」,但有時難免對她的過度焦慮感到煩厭困擾。經臨牀心理學家診斷,恩恩患上廣泛性焦慮症。
經常誠惶誠恐 缺乏自省能力
其實,正面來看,「憂慮」對我們往往有建設的意義,推動我們計劃未來,為預期的危機作部署。但如果這防衛能力被「濫用」,情况便有如患上焦慮症的孩子,無時無刻都恍如在擔驚受怕的作戰狀態。
焦慮症孩子所擔憂的可以包括廣泛的事情,包括﹕學業成績、朋輩關係、家庭、甚至可能發生的意外及天災人禍等。
長期過度及不合理的憂慮是焦慮症的最大特徵,患有焦慮症的大人通常能理解自己是過度或不合理憂慮;但焦慮症兒童往往缺乏這方面的自省能力。不少家長誤以為孩子只是「反叛頑皮」、「脾氣差」,忽略了他們焦慮緊張的情緒表現。
持續焦慮4星期 應及早求助
兒童年紀愈小,便可能愈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擔心不安感覺,「每事問」是焦慮症兒童常見的特徵,亦可能會發噩夢、胃口改變、難以集中精神或投訴各種身體不適,包括﹕肌肉緊張、頭痛及肚痛等。 在情緒方面,焦慮症孩子容易表現煩躁、易怒、無故哭泣、亂發脾氣;在行為方面,孩子可能變得依賴畏縮,部分會有扯自己頭髮、咬手指,甚至尿牀等行為倒退。
如果孩子持續出現以上情况達四星期,並且已經對日常生活、學習或社交造成負面的影響,家長便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陸詠詩
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臨牀心理學家
恩恩往往需要父母大量的安撫才能暫時釋懷,如果沒有大人在身邊及時安慰,便會嚎哭不止,脾氣亦容易變得暴躁。父母對於她經常誠惶誠恐,已經「見怪不怪」,但有時難免對她的過度焦慮感到煩厭困擾。經臨牀心理學家診斷,恩恩患上廣泛性焦慮症。
經常誠惶誠恐 缺乏自省能力
其實,正面來看,「憂慮」對我們往往有建設的意義,推動我們計劃未來,為預期的危機作部署。但如果這防衛能力被「濫用」,情况便有如患上焦慮症的孩子,無時無刻都恍如在擔驚受怕的作戰狀態。
焦慮症孩子所擔憂的可以包括廣泛的事情,包括﹕學業成績、朋輩關係、家庭、甚至可能發生的意外及天災人禍等。
長期過度及不合理的憂慮是焦慮症的最大特徵,患有焦慮症的大人通常能理解自己是過度或不合理憂慮;但焦慮症兒童往往缺乏這方面的自省能力。不少家長誤以為孩子只是「反叛頑皮」、「脾氣差」,忽略了他們焦慮緊張的情緒表現。
持續焦慮4星期 應及早求助
兒童年紀愈小,便可能愈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擔心不安感覺,「每事問」是焦慮症兒童常見的特徵,亦可能會發噩夢、胃口改變、難以集中精神或投訴各種身體不適,包括﹕肌肉緊張、頭痛及肚痛等。 在情緒方面,焦慮症孩子容易表現煩躁、易怒、無故哭泣、亂發脾氣;在行為方面,孩子可能變得依賴畏縮,部分會有扯自己頭髮、咬手指,甚至尿牀等行為倒退。
如果孩子持續出現以上情况達四星期,並且已經對日常生活、學習或社交造成負面的影響,家長便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陸詠詩
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臨牀心理學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