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電研每月公布燃料價增透明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9日 06:35
2013年10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昨報道,兩電高估燃料價格條款收費,變相「暫時多收」客戶一筆電費。中電昨強調,燃料價格條款帳以實報實銷的原則運作,中電不會從中取利,為了提高透明度,中電正積極研究每月提供燃料價格數據和資料,有助客戶了解燃料價格帳戶的調整機制,以及國際燃料價格的走勢。


強調燃料帳實報實銷

兩電高估燃料價格條款收費,以致「暫時多收」市民一筆電費,當中以中電錯估情况最嚴重,原先預測今年底會有負10.34億元結餘,結果今年首半年結餘為7.11億元,兩者相差17.45億元。中電昨強調,燃料價格調整條款帳反映標準燃料成本和實際燃料支出之間的差額,有關帳戶是以「多除少補,實報實銷」的原則運作,中電不會從中取利。


中電承認,燃料價格條款帳出現正結餘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國際煤價自2013年初開始下降,燃料支出較預期低。其他原因包括今年上半年天氣較涼,中電的本地售電量在上半年較去年下降1.5%,燃料使用量相應減少;西氣東輸新氣源的氣價較現時高3倍,故中電採取措施,延遲使用較昂貴的新氣源。


中電又強調,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燃料價格調整條款帳結餘,只反映上半年情况,由於國際燃料價格持續波動,現階段未能確定今年全年的結餘。


至於港燈,原預計今年的燃料價格條款帳負結餘4.9億元,但至今年6月30日大幅收窄至負2.63億元。港燈昨表示沒補充。


環境局:嚴格把關保市民利益

環境局表示,燃料費屬實報實銷,兩電不會因燃料價格調整條款帳出現正結餘而有所得益。政府在處理任何與電力有關的投資或電費檢討建議時,都會在《管制計劃協議》下嚴格把關,保障市民利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