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志豪﹕這種國家,好意思叫我們愛嗎?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11日 06:35
2013年10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作家白樺的經典疑問﹕「我愛國家,國家愛我嗎?」

愛國有情感上的愛國,因為愛所以愛;也有現實上的愛國,因為祖國是香港強大後盾。


現實愛國的前提是,國家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利益,這是合乎現實的「交換」;如果國家不能保障人民,則「愛國交易」是否也要取消?

菲律賓人質慘劇過去3年了,阿基諾三世從未道歉,最近還要爆出橫蠻無理的「錯的是槍手」所以不會為他人道歉的講法;之前更把追問人質責任的香港記者驅趕,凡此種種,實際上傷害了香港人的利益和感情。


當此困境,難道不是偉大祖國出手協助香港人的最好時機?要推行愛國教育,要港人對五星旗飄揚真心喜悅和驕傲,中央是否應該以外交途徑和阿基諾總統嚴正交涉?

但眼下中國只是不斷表達「關注」,支持特區政府向菲方追究,但結果卻是梁振英連香港記者的採訪證都無力索回,換來一句可笑的「唔好意思」。


中國的外交考慮,其實我們一點不陌生,什麼東盟關係、美菲關係、南海爭端,中國看重的是「東亞大局」,所以幾時要和菲律賓強硬,不是看人質事件不是看記者被驅趕,要看的還是他們心中的「大局」。


這種考慮在釣魚島慰安婦等對日問題上,香港人看得一清二楚。人民的切身利益,總是被國家犧牲在「大局觀」之中。菲律賓就是吃準了中國這一點,對中國毫不賣帳,更遑論特區政府。


你可以「大局為重」,但就請別要求港人「愛國」,因為我們要的不是扮大方慷慨但其實是互惠互利的「援港措施」,譬如自由行CEPA;一旦我們要求的「援港措施」會和國家利益有衝突,原來人民的利益便要犧牲。


這種國家,好意思叫我們愛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