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美國重返亞太步伐提速的背景下,中國高層自10月以來明顯提升了周邊外交的力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訪問印尼和馬來西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國總理李克強隨後接棒,出席東亞峰會。
中國高層的一系列外事活動,顯示了其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的努力。此舉既能夠提升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依存度,穩定局勢,創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也能夠讓中國更好地把握住世界經濟復蘇的核心動力。
推動合作走向質變
自2003年以來,中國和東盟間的貿易額增長了5倍,相互投資擴大了3倍。「黃金十年」的出現,主要得益於雙方以互補方式進行的貨物貿易所帶來的量的擴張。正因為如此,中方進一步提出了「鑽石十年」目標,希望推動雙方合作有質的昇華。
從目前情况看,中國東盟自貿區質變的關鍵是打造產銷相連、深度連接的完整產業鏈條。而在生產貿易領域之外,中國高層正力圖讓中國和東盟在基礎設施、金融這兩條供應鏈上也能夠更顯著地互聯互通。
繼博鰲亞洲論壇提出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議後,習李此番也先後提出這一倡議。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指出,東盟地區、乃至整個東亞地區有大量的過剩儲蓄和外匯儲備,但很大部分並未轉化為有效投資,該銀行的建立將有望提速雙方在公路、鐵路、航運、油氣管道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從而將中國與東盟在地緣上更加緊密地聯接在一起。
更為關鍵的問題在於,該銀行的建立,意味着雙方金融合作也能夠有效推進。事實上,金融合作是當下亞太經濟一體化的一個重要契機。在此之前,受美國可能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預期增強的影響,一些東盟國家剛剛經歷了資本流動逆轉、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恐慌。
這一局面顯示東盟與中國經濟周期相關性正逐漸提高,而與發達國家明顯錯位的新特徵。在這一局面下,中國和東盟擴大雙邊本幣互換和結算規模的速度也有望提升。
定義分歧解決範圍
除了自貿區升級的加法,習李此番也力圖為亞太經濟一體化所可能出現的問題排雷。
目前,東盟有幾乎一小半成員既參加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PP)談判也參加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國也擁有「雙重身分」。不包括中國的TPP和不包括美國的RCEP在亞洲如何相處,將是亞太經濟一體化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中方的態度是推動兩個機制互聯互通,兩個輪子一起轉,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起來。
對於島礁領土主權爭議,習李此番也劃出解決問題的範圍。
針對一些國家試圖將雙邊爭端上升至中國和東盟間議題,以及將爭端訴諸於中國東盟外的第三方來解決的傾向;中方此番明確提出,南海爭議應當由直接當事方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進行磋商,而不是中國同東盟之間的問題。單方面將雙邊爭議提交國際仲裁,亦是違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做法。
馮其十
中國高層的一系列外事活動,顯示了其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的努力。此舉既能夠提升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依存度,穩定局勢,創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也能夠讓中國更好地把握住世界經濟復蘇的核心動力。
推動合作走向質變
自2003年以來,中國和東盟間的貿易額增長了5倍,相互投資擴大了3倍。「黃金十年」的出現,主要得益於雙方以互補方式進行的貨物貿易所帶來的量的擴張。正因為如此,中方進一步提出了「鑽石十年」目標,希望推動雙方合作有質的昇華。
從目前情况看,中國東盟自貿區質變的關鍵是打造產銷相連、深度連接的完整產業鏈條。而在生產貿易領域之外,中國高層正力圖讓中國和東盟在基礎設施、金融這兩條供應鏈上也能夠更顯著地互聯互通。
繼博鰲亞洲論壇提出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議後,習李此番也先後提出這一倡議。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指出,東盟地區、乃至整個東亞地區有大量的過剩儲蓄和外匯儲備,但很大部分並未轉化為有效投資,該銀行的建立將有望提速雙方在公路、鐵路、航運、油氣管道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從而將中國與東盟在地緣上更加緊密地聯接在一起。
更為關鍵的問題在於,該銀行的建立,意味着雙方金融合作也能夠有效推進。事實上,金融合作是當下亞太經濟一體化的一個重要契機。在此之前,受美國可能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預期增強的影響,一些東盟國家剛剛經歷了資本流動逆轉、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恐慌。
這一局面顯示東盟與中國經濟周期相關性正逐漸提高,而與發達國家明顯錯位的新特徵。在這一局面下,中國和東盟擴大雙邊本幣互換和結算規模的速度也有望提升。
定義分歧解決範圍
除了自貿區升級的加法,習李此番也力圖為亞太經濟一體化所可能出現的問題排雷。
目前,東盟有幾乎一小半成員既參加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PP)談判也參加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國也擁有「雙重身分」。不包括中國的TPP和不包括美國的RCEP在亞洲如何相處,將是亞太經濟一體化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中方的態度是推動兩個機制互聯互通,兩個輪子一起轉,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起來。
對於島礁領土主權爭議,習李此番也劃出解決問題的範圍。
針對一些國家試圖將雙邊爭端上升至中國和東盟間議題,以及將爭端訴諸於中國東盟外的第三方來解決的傾向;中方此番明確提出,南海爭議應當由直接當事方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進行磋商,而不是中國同東盟之間的問題。單方面將雙邊爭議提交國際仲裁,亦是違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做法。
馮其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