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有眾多以手作工藝為樂的藝術愛好者,不但有專業修習技術,還加入創新元素不斷探索,製作了各式各樣的精品,水準之高足以引來知音。他們通過作品與市民對話,體現香港生活源源不絕的動力。如果說舞台可展示表演藝術的魅力,那麼對於手作工藝者來說,舉辦市集,不僅能夠展示凝結心思與技藝的作品,更有機會與欣賞這些作品的人士面對面交談,所以是激發創意的平台。
就以香港文化中心在其廣場上舉辦的「藝墟」為例,至今已有12年的歷史,經歷過不少重要時刻。為了與時並進,今年作出更新,於9月中推出「伙伴創意市集@文化中心」新計劃,為廣場活動注入了新活力。
為推展新計劃,文化中心積極物色具能力和經驗的民間機構參與,以伙伴形式推出不同主題的市集,檔期、營運模式和對象亦可因應該等機構的市集方向而定,有關安排不但能提供機會予不同的社會團體試驗及優化創意事業的發展,更可讓更多類型的創意工作者有機會參與文化中心廣場的創意平台。新計劃首年會有六至七個伙伴機構參加,在周末安排藝術服務和手工藝攤位,超過300個藝術工作者可透過新計劃展示其作品,人數比去屆「藝墟」的30多位參與者多達十倍。
率先為計劃開展活動的是「保良市集」,首個巿集日已於9月15日舉行,為文化中心廣場帶來新氣象,接近60個攤位展示更多創意和變化,琳瑯滿目又充滿新鮮感。保良局以其一向扶弱的宗旨,配合創意市集的主題,展示參與人士自家製作的手工藝作品,並設現場繪畫服務及互動攤位。「保良市集」由今年9月至明年6月共推出約20個市集日,每個市集日約設50至60個攤位。
緊隨「保良市集」的是香港小童群益會的「童手作樂 --- 青年創意市集」,已於9月28至29日舉行。此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會夥拍香港青年協會、香港心理衞生會、「伙炭」、「創不同」等多個具相關經驗的青年和創意團體,為文化中心帶來其他各有特色的藝術市集。除手工藝和藝術服務外,個別市集亦會結合演藝元素進行,以期令這項活動更多姿多彩。
既推展新的計劃,以往「藝墟」攤位的個別經營者會對前景產生憂慮。康文署對此十分理解,過去一直與相關人士盡力溝通,並且協助他們參與新的計劃。據了解,他們當中為數不少已參加了新的市集計劃。
藝術市集這種形式的活動,現時在香港已漸為普遍,不少非牟利機構均熱心推動,網絡滲透社會不同角落,各有特色。就康文署轄下亦另有香港公園、維多利亞公園及九龍公園三處有「藝趣坊」,讓藝術工作者有更多選擇。
此外,公共空間的使用亦逐漸成為近年社會輿論的熱門課題,文化中心是香港重要的演藝場地,亦是訪港旅客的熱門遊點,近年在廣場上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愈見頻繁及多樣化。尖沙咀海旁包括香港藝術館、梳士巴利花園、星光大道等正籌備優化計劃,文化中心將同步向前,為廣大巿民提升場地的活動水平。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10月13日在其網上專欄發表的文章。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香港有眾多以手作工藝為樂的藝術愛好者,不但有專業修習技術,還加入創新元素不斷探索,製作了各式各樣的精品,水準之高足以引來知音。他們通過作品與市民對話,體現香港生活源源不絕的動力。如果說舞台可展示表演藝術的魅力,那麼對於手作工藝者來說,舉辦市集,不僅能夠展示凝結心思與技藝的作品,更有機會與欣賞這些作品的人士面對面交談,所以是激發創意的平台。
就以香港文化中心在其廣場上舉辦的「藝墟」為例,至今已有12年的歷史,經歷過不少重要時刻。為了與時並進,今年作出更新,於9月中推出「伙伴創意市集@文化中心」新計劃,為廣場活動注入了新活力。
為推展新計劃,文化中心積極物色具能力和經驗的民間機構參與,以伙伴形式推出不同主題的市集,檔期、營運模式和對象亦可因應該等機構的市集方向而定,有關安排不但能提供機會予不同的社會團體試驗及優化創意事業的發展,更可讓更多類型的創意工作者有機會參與文化中心廣場的創意平台。新計劃首年會有六至七個伙伴機構參加,在周末安排藝術服務和手工藝攤位,超過300個藝術工作者可透過新計劃展示其作品,人數比去屆「藝墟」的30多位參與者多達十倍。
率先為計劃開展活動的是「保良市集」,首個巿集日已於9月15日舉行,為文化中心廣場帶來新氣象,接近60個攤位展示更多創意和變化,琳瑯滿目又充滿新鮮感。保良局以其一向扶弱的宗旨,配合創意市集的主題,展示參與人士自家製作的手工藝作品,並設現場繪畫服務及互動攤位。「保良市集」由今年9月至明年6月共推出約20個市集日,每個市集日約設50至60個攤位。
緊隨「保良市集」的是香港小童群益會的「童手作樂 --- 青年創意市集」,已於9月28至29日舉行。此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會夥拍香港青年協會、香港心理衞生會、「伙炭」、「創不同」等多個具相關經驗的青年和創意團體,為文化中心帶來其他各有特色的藝術市集。除手工藝和藝術服務外,個別市集亦會結合演藝元素進行,以期令這項活動更多姿多彩。
既推展新的計劃,以往「藝墟」攤位的個別經營者會對前景產生憂慮。康文署對此十分理解,過去一直與相關人士盡力溝通,並且協助他們參與新的計劃。據了解,他們當中為數不少已參加了新的市集計劃。
藝術市集這種形式的活動,現時在香港已漸為普遍,不少非牟利機構均熱心推動,網絡滲透社會不同角落,各有特色。就康文署轄下亦另有香港公園、維多利亞公園及九龍公園三處有「藝趣坊」,讓藝術工作者有更多選擇。
此外,公共空間的使用亦逐漸成為近年社會輿論的熱門課題,文化中心是香港重要的演藝場地,亦是訪港旅客的熱門遊點,近年在廣場上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愈見頻繁及多樣化。尖沙咀海旁包括香港藝術館、梳士巴利花園、星光大道等正籌備優化計劃,文化中心將同步向前,為廣大巿民提升場地的活動水平。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10月13日在其網上專欄發表的文章。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