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際評論﹕菲律賓的文化畏縮自卑情結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14日 06:35
2013年10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馬尼拉人質事件拖拉3年,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仍然拒絕就菲方官員失職犯錯導致港人遇害而道歉,叫很多港人氣憤得咬牙切齒。但在感慨自己政府無能之餘,一些菲律賓輿論似乎也認為,在峇里峰會上香港記者「冒犯」了阿基諾三世乃至整個國家的尊嚴,彷彿菲律賓才是委屈的一方。


久受殖民統治政客爭權逐利

菲律賓輿論的態度,令筆者不其然想起當地博客網民經常都會談論到的菲律賓「自卑情意結」文化現象。簡單而言,這一觀點認為,菲律賓人先後受到西班牙人和美國人近400年的殖民統治和控制,加上土豪政客爭權逐利窩裏鬥不休,導致民眾早已失去對國家民族的自信,認為自己的文化確是次人一等,這種自卑情意結已經徹底內化滲進菲律賓文化的骨髓,成為了學者口中所謂的「文化畏縮」(cultural cringe)現象。


渴望外國肯定優秀一面

博客Michael Sta. Ana認為,正是這種自卑情意結,令到菲律賓人明明能說英語,但在面對一名美國人或一名白人時,往往緊張得結結巴巴,「就如在法庭被告欄內的疑犯」;也有菲律賓博客指出,自卑情意結令菲民極度渴望外國人能肯定他們擁有優秀的一面,因而每當有菲裔人士在外國出人頭地,舉國上下就會興奮莫名——儘管這些菲裔人士的成功,跟菲律賓沒有多大關係,他們甚至也不認為自己與菲律賓有什麼關係,然而透過稱頌個別菲裔人士在外國的成功,菲國百姓可以暫時忘記,作為一個族群集體,菲律賓現實中沒有什麼出色成就可言。


有菲律賓人甚至慨嘆,自卑情意結文化,令不少老百姓失去改變未來的信心,雖然很多菲民經常批判國家如何不濟,人民質素如何不堪,但這種自我批判卻形成不了自我求進的動力,反而變成個人對身為菲律賓人的憎恨,覺得就是比外國矮了一截,外國月亮總是分外圓。


遇方便藉口不甘對外認衰

在馬尼拉人質事件中,雖然菲民也痛恨政府的無能,但在自卑情意結影響下,恐怕不少菲民並不甘心見到政府對外認衰,再在國際社會面前丟人現眼。阿基諾三世這位民粹政客企硬拒絕道歉,或許正正反映了這類人的想法,至少他顯然覺得,與菲海警槍殺台灣漁民不同,他在人質事件上可較易找到拒絕道歉的藉口,那就是把所有責任都推在槍手門多薩身上。


二戰時,美國人為求了解交戰對手,致力鑽研日本人的文化思維,促成了《菊與劍》一書的問世;現在香港既決心要跟菲律賓討公道,多嘗試了解菲律賓人的文化思維,總會有所幫助。不過最根本的還是我們絕不能讓菲律賓當局有任何藉口,推卸應負的責任。


郭濟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